繅
簡體繅字的筆畫:14畫;繁體繅字筆畫:17畫。
(繅,繅)
I
sāo
ㄙㄠ
〔《廣韻》蘇遭切,平豪,心。〕
亦作“繰”。
抽繭出絲。
《禮記·祭義》:“夫人繅,三盆手。”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諸侯耕助,以供粢盛;夫人蠶繅,以為衣服。”
宋王安石《同陳和叔遊齊安院》詩:“繅成白雪桑重綠,割盡黃雲稻正青。”
II
z·o
ㄗㄠˇ
〔《廣韻》子皓切,上皓,精。〕
1.通“藻”。五彩絲繩。
《周禮·夏官·弁師》:“掌王之五冕……五采繅,十有二就。”
鄭玄註:“繅,雜文之名也,合五采絲為之繩,垂於延之前後,各十二,所謂邃延也。”
2.同“璪”。玉器的彩色墊板。
《儀禮·聘禮》:“圭與繅皆九寸。”
鄭玄註:“所以薦玉。”
宋胡錡《擬穀實進封常熟縣開國公制》:“疇庸既課於屢書,班祿宜先於增賦。乃刻名於繅璧,乃彰用於斝彜。”
清錢謙益《〈杜弢武全集〉序》:“櫝而列之皆珠也,則未知其孰為瑯玕,孰為木難也;繅而藉之皆璧也;則未知其孰為盈尺,孰為連城也。”
阅读:110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