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爭虎鬥
【成語】:龍爭虎鬥
【拼音】:lóng zhēng hǔ dòu
【解釋】:形容鬥爭或競賽很激烈。
【出處】:漢·班固《答賓戲》:“分裂諸夏,龍戰虎爭。”
【示例】:我不信你敢差排呂太後,枉以後~,都是俺鸞交鳳友。 ★元·馬致遠《漢宮秋》第二折
【近義詞】:鹿死誰手、明爭暗鬥、鉤心鬥角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分句;指鬥爭激烈
【日文】:竜虎相搏(りゅうこあいう)つ,両雄相鬪(りょうゆうあいたたか)う
(龍爭虎鬥,龍爭虎鬥)
比喻雙方勢均力敵,鬥爭或競賽激烈。
元馬致遠《漢宮秋》第二摺:“當日未央宮裏,女主垂旒,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呂太後,枉以後龍爭虎鬥,都是俺鸞交鳳友。”
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四回:“後來蘇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5mc2qjy.html">學士有古風一篇,單詠﹝劉備﹞躍馬檀溪事。詩曰:‘……暗想鹹陽火德衰,龍爭虎鬥交相持;襄陽會上王孫飲,坐中玄德身將危。’”
元馬謙齋《柳營曲·楚漢遺事》:“楚霸王,漢高皇,龍爭虎鬥幾戰場。”一本作“龍爭虎鬥”。
《雍熙樂府·鬥鵪鶉》:“你說他心邪,廝間諜,似龍爭虎鬥競巢穴。”
阅读:234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