斄
斄字的筆畫:19畫;
I
lí
ㄌ〡ˊ
〔《廣韻》裏之切,平之,來。〕
1.硬而卷曲的毛。
《說文·犛部》:“斄,彊曲毛也。可以箸起衣。”
段玉裁註:“‘箸’同‘褚’,裝衣也。
《王莽傳》:‘以氂裝衣。’師古曰:‘毛之彊曲者曰氂,以裝褚衣,令其張起也。’按,此‘氂’皆‘斄’之誤。”
2.氂牛。參見“斄牛”。
II
tái
ㄊㄞˊ
〔《廣韻》落哀切,平咍,來。〕
〔《集韻》湯來切,平咍,透。〕
古縣名。原為周後稷封地。
秦時置縣。
東漢初廢。故址在今陝西省武功縣西南。
《史記·曹相國世家》:“﹝曹參﹞初攻下辯、故道、雍、斄。擊章平軍於好畤南,破之。”
張守節正義引《括地誌》:“故斄城一名武功,縣西南二十二裏,古邰國也。”
《漢書·地理誌上》:“右扶風……斄。”原註:“周後稷所封。”
阅读:120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