縋
簡體縋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縋字筆畫:15畫。
(縋,縋)
zhuì
ㄓㄨㄟˋ
〔《廣韻》馳偽切,去寘,澄。〕
1.以繩拴人或物而下或上。
《左傳·僖公三十年》:“﹝燭之武﹞夜縋而出。”
杜預註:“縣城而下。”
《左傳·昭公十九年》:“子占使師夜縋而登。”
杜預註:“緣繩登城。”
《新唐書·楊行密傳》:“李簡重甲絕水縋而入,執刺史張璲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四》:“獨處樓中,案牘飲食,皆縋而上下。”
2.指下垂。
唐劉禹錫《酬樂天晚夏閑居欲相訪先以詩見貽》:“林密添新竹,枝低縋晚桃。”
3.繩索。
《左傳·昭公十九年》:“登者六十人,縋絕。”
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:“燭武縣縋而秦伯退師;魯連係箭而聊城弛柝。”
《晉書·賀循傳》:“義士救時,驅馳拯世,燭之武乘縋以入秦,園綺彈冠而匡漢。豈非大雅君子卷舒合道乎?”
4.拽;拉。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誌三》:“鄉屠者買一牛,牛知為屠也,縋,不肯前;鞭之則橫逸。”
魯迅《故事新編·起死》:“漢子--(縋住巡士的袖子)那麽,你帶我到局裏去!”巴金《春》四:“海臣聽見說劃船,很歡喜;就去拉琴的衣襟,又把兩手伸去縋著她的膀子,要拖她去劃船。”
阅读:79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