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梁
1.脊背。其骨為全身骨骼的主幹所在,如屋之有梁,故稱。
元關漢卿《拜月亭》第一摺:“你心裏把褐衲襖脊梁上披,強似著紫朝衣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一回:“﹝洪太尉﹞取過丹詔,用黃羅包袱背在脊梁上,手裏提著銀手爐,降降地燒著禦香。”
浩然《艷陽天》第一○三章:“有人怕光膀子麥芒紮肉,他不在乎,那古銅色的脊梁上好似刷了一層桐油閃著亮。”
2.用作比喻。常指人的意誌、膽量和節操。
《朱子語類》卷五二:“況當世衰道微之時,尤用硬著脊梁,無所屈撓方得。”
曹禺等《膽劍篇》第五幕:“一個人隻要有條脊梁,有點血性,今天就再也不會想到向夫差作這樣沒骨頭的事。”
3.比喻中堅骨幹力量。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》:“我們從古以來,就有埋頭苦幹的人,有拚命硬幹的人,有為民請命的人,有捨身求法的人……這就是中國的脊梁。”
阅读:130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