澇
簡體澇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澇字筆畫:15畫。
(澇,澇)
I
lào
ㄌㄠˋ
〔《廣韻》郎到切,去號,來。〕
亦作“潦”。
1.水淹沒;雨多成災。
《三國誌·魏誌·鄭渾傳》:“郡界下溼,患水澇,百姓飢乏。”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穀水》:“歲久漱齧,每澇即壞。”
《晉書·袁甫傳》:“雨久成水,故其域恒澇也。”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二八:“頭年這屯子澇不少地。”
2.指淹沒田地的積水。排澇。
3.澆灌,灌溉。參見“澇田”。
II
láo
ㄌㄠˊ
〔《廣韻》魯刀切,平豪,來。〕
〔《廣韻》盧皓切,上皓,來。〕
1.水名。在今陝西省境內,為關中八川之一。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渭水三》:“澇水北註甘水,而亂流入於渭。”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》“酆 鎬 潦 潏”唐李善註:“潦,即澇水也。”
2.水名。在今山西省境內,源出浮山縣黑山,西流合潏水,至臨汾市北入汾水。
宋樂史《太平寰宇記·河東道四·晉州》:“澇水源出烏嶺山,俗名長壽水。”
3.大波。
《文選·木華〈海賦〉》:“飛澇相磢,激勢相沏。”
李善註:“澇,大波也。”
南朝宋鮑照《登大雷岸與妹書》:“浴雨排風,吹澇弄翮。”
4.同“撈”。
《水滸傳》第三二回:“卻見那口戒刀,浸在水裏。
武行者便低頭去澇那刀時,撲地又落下去了。”
《明史·河渠誌一》:“濬淺之法,或爬或澇,或逼水而沖,或引水而避。此可人力勝者。”
阅读:118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