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鬥文字
1.我國古代字體之一。以其筆劃頭圓大尾細長,狀似蝌蚪而得名。
《書序》:“至魯共王好治宮室,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,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、夏、商、周之書,及傳《論語》《孝經》,皆科鬥文字。”
明陳繼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廬山有上霄峰,可千仞,上有石跡,雲夏禹治水時泊舟之所,鑿石為竅,繫纜其上,有磨崖碑,皆科鬥文字,隱隱可見。”
《鏡花緣》第四八回:“原來阿妹認得科鬥文字,卻也難得。”
2.魏晉以後亦以稱篆文或異於通行隸書的其他古文字。參閱王國維《觀堂集林·科鬥文字說》。
阅读:124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