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以食為天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民以食為天

【成語】:民以食為天

【拼音】:mín yǐ shí wéi tiān

【解釋】:天: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。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。指民食的重要。

【出處】:天: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。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。指民食的重要。

【示例】:《漢書·酈食其傳》:“王者以民為天,而民以食為天。”

【近義詞】:國以糧為本

【反義詞】:
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指糧食的重要性

【成語故事】:楚漢相爭時期,劉邦與項羽在穎陽一帶打仗,由於沒有後援,劉邦準備放棄敖山糧倉,找謀士酈食其商量。酈食其認為稱王要依賴百姓,百姓又依賴糧食。要想贏得戰爭,必須占據敖倉才能穩住軍心。劉邦贊同並奮勇作戰取得勝利

(民以食為天,民以食為天)

民眾以食糧為根本。

《漢書·酈食其傳》:“王者以民為天,而民以食為天。”

《宋書·文帝紀》:“國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。”

續範亭《五百字詩》序:“大家聽了一笑,後來談到糧食對戰爭的重要,‘大兵之後必有兇年’、‘民以食為天’等等古訓,都是非常正確。”

阅读:1622

●民以食為天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