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搔

搔字的筆畫:12畫;

I

sāo

ㄙㄠ

〔《廣韻》蘇遭切,平豪,心。〕

1.以指甲或他物輕刮。
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下氣怡聲,問衣襖寒,疾痛苛癢,而敬抑搔之。”

《文選·枚乘〈上書諫吳王〉》:“夫十圍之木,始生而櫱,足可搔而絕。”

李善註引《廣雅》:“搔,抓也。”

唐杜甫《春望》詩:“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。”

宋劉過《沁園春·美人指甲》詞:“算恩情相著,搔便玉體,歸期暗數,畫遍闌幹。”

魯迅《三閑集·怎麽寫》:“我也就從撫摩轉成搔、掐,直到它由癢轉痛,比較地能夠打熬。”

2.指奇癢而須搔之疾。

《說文·疒部》:“疥,搔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鮮卑傳》:“夫邊垂之患,手足之蚧搔。”

唐李華《雲母泉》詩序:“鄉人多壽考,無癖痼疥搔之疾。”

3.操持。

《淮南子·詮言訓》:“厭文搔法,治官理民者,有司也。”

高誘註:“厭,持也;搔,勞也。”

於省吾《雙劍誃諸子新證·淮南子三》:“勞法不詞。搔應讀作操……操亦持也。”

4.騷擾;騷亂。

宋王安石《上五事劄子》:“茍不得其人而行之,則搔之以追呼,駭之以調發,而民心搖矣。”參見“搔動”、“搔擾”。

5.通“慅”。憂慮。參見“搔搔”。

II

sào

ㄙㄠˋ

〔《集韻》先到切,去號,心。〕

攫取,抓取。

宋範成大《四時田園雜興·春日》之十:“種園得果廑償勞,不奈兒童鳥雀搔。”

III

zh·o

ㄓㄠˇ

〔《集韻》側絞切,上巧,莊。〕

通“爪”。

指甲。

《儀禮·士虞禮》:“沐浴櫛搔翦。”

鄭玄註:“搔當為爪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搔,依註音爪。”

《管子·輕重甲》:“有所讎其手搔之功。”

郭沫若等集校引聞一多曰:“搔與爪同。”

阅读:1485

●搔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