劄
簡體劄字的筆畫:5畫;繁體劄字筆畫:14畫。
(參見劄)
zhá
ㄓㄚˊ
〔《廣韻》側八切,入黠,莊。〕
1.古代書寫用的小而薄的木片。
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相如曰‘……請為天子遊獵賦,賦成奏之。’上許,令尚書給筆劄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孟堅珥筆於國史,賈逵給劄於瑞頌。”
2.用作紙的代稱。
《宋史·理宗紀三》:“戊寅,詔:‘朱熹門人胡安之、呂燾、蔡模並迪功郎,本州州學教授。給劄錄其著述,並條具所欲言者以聞。’”
3.書信。
《古詩十九首·孟冬寒氣至》:“客從遠方來,遺我一書劄。上言長相思,下言久離別。”
唐杜甫《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》詩:“會面思來劄,銷魂逐去檣。”
明楊慎《廣都舟中寄謝狷齋》詩:“祗憑一劄隔歲遞,未知雙劍何時並?”清沈覆《浮生六記·坎坷記愁》:“余接此劄,如聞青天霹靂;即肅書認罪,覓騎遄歸,恐蕓之短見也。”
4.指函告。
清劉獻廷《廣陽雜記》卷三:“林益長著有《聲位左編》一冊……向與龍友、時可輩為友,龍友劄予,言其人。”
5.古代公文的泛稱。下行文書。如詔敕、指令等。
《後漢書·方術傳下·費長房》:“長房復令就太守服罪,付其一劄,以敕葛陂君。”
唐張說《羽林恩召觀禦書王太尉碑》詩:“隴首名公石,來承聖劄歸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四回:“且說顏林二將,曉行夜宿,趲趕到得中途,忽奉令箭一支,錦囊一個,內固封密劄。”
6.古代公文的泛稱。謂手書詔敕、指令以諭文。
《宋書·謝晦傳》:“高祖嘗訊囚,其旦刑獄參軍有疾,劄晦代之。”
宋葉適《太府少卿李公墓誌銘》:“邊事既壞矣,尚多誇詡以誤朝聽……願親劄邊臣,毋得以不根無實之語輕輒來上。”
7.古代公文的泛稱。上呈奏摺。
範文瀾蔡美彪等《中國通史》第四編第二章第七節:“十一月,朱熹被孝宗召見,面奏三劄。”如:宋陸遊有《蠟彈省劄》、《上殿劄子》。
8.書寫。
唐谷神子《博異誌·許漢陽》:“漢陽展卷,皆金花之素,上以銀字劄之。”
宋蔡絛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一:“晚歲,雖倦萬幾,然命相每猶自擇日,在宣和殿親劄其姓名於小幅紙,緘封。”
元劉因《晨起書事》詩:“寤言劄諸闥,庸俟知者詳!”
9.皮革。
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:“貧人,夏則被褐帶索,唅菽飲水,以充腸,以支暑熱;冬則羊裘解劄,短褐不掩形,而煬竈口。”
高誘註:“解劄,裘敗解。”
《周禮·冬官·函人》“函人為甲”孫詒讓正義引清惠士奇曰:“凡皮皆曰劄。”
10.鎧甲的葉片,多用皮革或金屬製成。
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:“今臣聞王居處不安,食飲不甘,思念報齊,身自削甲劄,曰:‘有大數矣。’”晉葛洪《抱樸子·微旨》:“比之琴瑟,不可以子絃求五音也;方之甲胄,不可以一劄待鋒刃也。”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多見士大夫恥涉農商,差務工伎,射則不能穿劄,筆則纔記姓名。”
11.指革甲葉片的層。古代革甲葉片一般由七層皮革叠合製成。
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潘尪之黨與養由基蹲甲而射之,徹七劄焉。”
楊伯峻註:“七劄,革甲內外厚薄複叠七層。”
《呂氏春秋·愛士》:“晉惠公之右路石奮投而擊繆公之甲,中之者已六劄矣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三七回:“又隻見中軍營裏,有小小的一個將軍:頂著盔,貫著甲,裹肚花,十八劄,手執青鋒寶劍,坐下黃驃馬。”
12.船槳。
《釋名·釋船》:“在旁撥水曰櫂……又謂之劄,形似劄也。”
13.疫病。
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大荒大劄,則令邦國移民,通財,舍禁,弛力,薄徵,緩刑。”
鄭玄註:“大劄,大疫病也。”
14.指遭疫病而死亡。
《周禮·地官·司關》:“國兇劄,則無關門之征,猶幾。”
鄭玄註引鄭司農曰:“劄,謂疾疫死亡也。
越人謂死為劄。”
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癘疾不降,民不夭劄。”
楊伯峻註:“劄,流行病死亡。”
《國語·魯語上》:“侍者曰:‘若有殃焉在?抑刑戮也,其夭劄也?’曰:‘未可知也。’”韋昭註:“不終曰夭,疫死曰劄。”
《遼史·方技傳序》:“醫以濟夭劄,蔔以決猶豫,皆有補於國,有惠於民。”
15.災荒。參見“劄傷”。
16.拔除。
《孔子家語·觀周》:“涓涓不塞,終為江河。綿綿不絕,或成網羅。毫末不劄,將尋斧柯。”
王肅註:“劄,拔也。”
17.嵌。
前蜀貫休《題師穎和尚院》詩:“煮茗然楓櫱,泥牆劄祖碑。”
18.凹陷。
明賈仲名《蕭淑蘭》第一摺:“我看你瘦懨懨眼劄眉苫,多敢是家菜不甜野菜甜。”
19.刺。
《西遊記》第七九回:“語去言來各恨仇,棒迎拐架當心劄。”
20.短矛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國·禦製千字詔》:“斧鉞弓矢,旟旐旌旄。劄隆鉤戟,粉碼砲包。”
21.謂在某地住下。
《元史·順帝紀十》:“﹝詔﹞以少保禿魯為陝西行中書省左丞相,本省駐劄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三七回:“太子謹遵教命,出山門吩咐將官:‘穩在此劄營,不得移動。’”
22.捆,綁。
《西遊記》第四六回:“那劊子手將一條繩套在他膊項上,一條繩劄住他腿足。”滬劇《羅漢錢》第二幕:“隻要我打定主意不答應,總不能把我劄頭劄腳嫁過門。”
23.“炸”的俗借字。用油炸。
《西遊記》第四六回:“那監斬官近前又奏:‘萬歲,小和尚被滾油烹死了。’……又奏道:‘和尚身微骨嫩,俱劄化了。’”
24.指拇指與中指張開所量的長度。
25.方言。謂手指伸開、張開。參見“劄手風”。
簡體劄字的筆畫:5畫;繁體劄字筆畫:14畫。
(劄,劄)
I
zhā
ㄓㄚ
〔《廣韻》竹洽切,入洽,知。〕
1.紮;刺。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盜俠》:“有頃,布筵具蒸犢,犢劄刀子十餘,以臍餅環之。”
《朱子全書》卷四七:“人七尺之軀,一箇針劄著便痛。”
明沈仕《題情》詞:“是誰偷劄破窗紗,透東風一絲寒峭。”
2.駐紮。
宋陳規《守城錄》卷三:“彥舟又自隨州領人馬至府城下,圍繞劄寨。”
3.站立。
《朱子全書》卷四:“初學則要牢劄止腳與他捱,捱一豪去,則逐旋捱將去,此心莫退,終須有勝時。”
《朱子全書》卷十七:“主忠信是劄腳處,徙義是進步處,漸漸進去,則德崇矣。”
4.見“劄客”。
5.見“劄地”。
II
zhá
ㄓㄚˊ
〔《洪武正韻》竹洽切,入合〕
1.書寫。
南唐馮延巳《更漏子》詞:“金翦刀,青絲髮。香墨蠻箋親劄。”
2.舊時的一種公文。
宋陳善《捫虱新話·彭乘批答之謬》:“﹝王平為侍禦史﹞垂滿百日而未嘗一言,眾以為有待而發也。一日聞其入劄,鹹共傾耳,意其必論大事,乃彈禦膳中有髮。”
傖父《議會及政黨》第一節:“江蘇寧屬預算,江督於閉會後劄復,提出異議十餘件。”參見“劄子”。
3.眨。參見“劄眼”。
阅读:122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