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鳧楚乙
【成語】:越鳧楚乙
【拼音】:yuè fú chǔ yǐ
【解釋】:同一隻飛鴻,有人以為野鴨,有人以為燕子。比喻由於主觀片面,對於事物認識不清而判斷錯誤。
【出處】:南朝·齊·張融《門論》:“昔有鴻飛天道,積遠難亮。越人以為鳧,楚人以為乙。人自楚越耳,鴻常一鴻乎?”
【示例】:~休題品,識字何曾為近名。 ★柴萼《李紉蘭》
【近義詞】: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指看法不一
(越鳧楚乙,越鳧楚乙)
越人以為鳧,楚人以為乙。人自楚越耳,鴻常一鴻乎?”謂同一飛鴻,越人以為野鴨,楚人以為燕子。後遂以“越鳧楚乙”比喻認識不清,判斷錯誤而各執一詞。乙,燕子。
柴萼《李紉蘭》:“越鳧楚乙休題品,識字何曾為近名。”
阅读:152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