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璫

璫字的筆畫:17畫;

(璫,珰)

dāng

ㄉㄤ

〔《廣韻》都郎切,平唐,端。〕

1.古代婦女的耳飾。

《玉臺新詠·古詩〈為焦仲卿妻作〉》:“腰若流紈素,耳著明月璫。”

吳兆宜註:“穿耳施珠曰璫。”

三國魏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無微情以效愛兮,獻江南之明璫。”

唐杜牧《郡齋獨酌》詩:“三千宮女側頭看,相排踏碎雙明璫。”

2.借指宦官。

漢代宦官充武職者,其冠用璫和貂尾為飾,故後代用稱宦官。

《後漢書·輿服誌下》:“武冠,一曰武弁大冠,諸武官冠之。侍中、中常侍加黃金璫,附蟬為文,貂尾為飾。”

宋周密《齊東野語·洪君疇》:“二璫之橫,三尺童子恨不嚙之。”

清王士禛《香祖筆記》卷一:“詢之士人,乃知為故明罪惡滔天磔屍身後,逆璫魏忠賢之墓。”

3.瓦當。屋椽頭的裝飾。

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華榱璧璫,輦道纚矚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韋昭曰:‘裁玉為璧,以當榱頭。’司馬彪曰:‘以璧為瓦當。’”

4.見“璫瑯”、“璫璫”。

5.見“瑯璫”。

阅读:1046

●璫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