迫窄
1.逼近;接近。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“迫,斯可以見矣”漢趙岐註:“迫窄則可以見之。”
焦循正義:“《說文·竹部》:雲:‘笮,迫也。’《辵部》雲:‘迫,近也。’蓋謂君既來近我,我則可以見之。窄即笮字,又通作迮。”
2.範圍小,狹窄。
宋歐陽修《相度並縣牒》:“其餘地裏迫窄,人戶雕零。”
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二七:“然今之武昌非昔之武昌,吳都武昌乃今武昌縣,地勢迫窄,隻恃前一水為險耳。”
清丘逢甲《汕頭海關歌寄伯瑤》:“以其貨來以人往,大艙迫窄不能位。”
3.窘迫;困頓。
宋司馬光《窮兔謠》之一:“鶻翅崩騰來九霄,兔命迫窄無所逃。”
金劉迎《贈董丞秉國》詩:“迫窄十年冠蓋場,誰憐王謝有諸郎。”
阅读:124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