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滔

滔字的筆畫:13畫;

tāo

ㄊㄠ

〔《廣韻》土刀切,平豪,透。〕

1.大水瀰漫。

《漢書·萬石君傳》:“間者,河水滔陸,泛濫十餘郡。”

清吳偉業《悲滕城》詩:“籲嗟龍伯何不仁,大水湯湯滔吾民。”

2.引申為大貌。

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孔乎莫知其所終極,滔乎莫知其所止息。”

高誘註:“滔,大貌。”

《世說新語·夙惠》“司空顧和與時賢共清言”南朝梁劉孝標註引《顧愷之家傳》:“敷字祖根,吳郡吳人,滔然有大成之量。”參見“滔土”。

3.激蕩;振蕩。

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:“舜之時,共工振滔洪水,以薄空桑。”

高誘註:“振,動也;滔,蕩也。”

三國魏嵇康《聲無哀樂論》:“又古人慎靡靡之風,抑滔耳之聲。”

4.傲慢。

《詩·大雅·蕩》:“天降滔德,女興是力。”

毛傳:“天君滔慢也。”

鄭玄箋:“雲厲王施倨慢之化,女群臣又相與而力為之,言競於惡。”
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士不濫,官不滔。”

杜預註:“滔,慢也。”

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巨滔天而泯夏兮,考遘湣以行謠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滔,漫也,言不畏天也。”

5.湧聚;趨赴。

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不言而信,不比而周,無器而民滔乎前,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。”

成玄英疏:“實無人君之位而民足蹈乎前而眾聚也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謂無人君之器,滔聚其前也。”一說同“搯”。

唐柳宗元《吊屈原文》:“窮與達固不渝兮,夫唯服道以守義。矧先生之悃愊兮,滔大故而不貳。”

6.疑惑。

7.見“滔風”。

阅读:2246

●滔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