閹
閹字的筆畫是:11畫
簡體閹字的筆畫:11畫;繁體閹字筆畫:16畫。
(閹,閹)
yān
〡ㄢ
〔《廣韻》央炎切,平鹽,影。〕
〔《廣韻》衣儉切,上琰,影。〕
1.被閹割的人。指宮中守門的太監。後為太監的通稱。
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公令閹楚刺重耳,重耳逃於狄。”
韋昭註:“閹,閹士也。
楚,謂伯楚,寺人披之字也。”
唐李肇《唐國史補》卷中:“王叔文以度支使設食於翰林中,大會諸閹,袖金以贈。”
清王士禛《香祖筆記》卷一:“則閹擅國柄時,自營生壙已久。”
2.閹割。
《資治通鑒·唐則天後垂拱二年》:“陛下若以懷義有巧性,欲宮中驅使者,臣請閹之,庶不亂宮闈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隋煬帝逸遊召譴》:“﹝王義﹞常從帝遊,終不得入宮。曰:‘爾非宮中物也。’義乃出,自閹以求進。”
清俞樾《茶香室叢鈔·宦官八字》:“凡宦官初閹,名曰服藥。”
3.掩閉;壓抑。
《管子·幼官》:“春行冬政,肅;行秋政,雷;行夏政,閹。”
尹知章註:“春既陽,夏又陽,陽氣偎併,故掩閉也。”
4.曲意逢迎。參見“閹然”。
5.通“闔”。門扉。
《墨子·迎敵祠》:“設守門,二人掌右閹,二人掌左閹,四人掌閉,百甲坐之。”
孫詒讓間詁:“閹,闔之借字……《說文·門部》雲‘闔,門扇也’。左右闔,即謂門左右扉。”
6.通“奄”。盡。
《大戴禮記·衛將軍文子》:“公曰:‘吾聞女少長乎其所,女其閹知之。’”孔廣森補註:“閹猶奄也,言盡知之。”
7.通“奄”。氣息微弱。參見“閹然”。
阅读:106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