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筩

筩字的筆畫:13畫;

I

t·ng

ㄊㄨㄥˇ

〔《廣韻》徒紅切,平東,定。〕

1.管;竹筒。

《韓非子·說疑》:“禦觴不能飲者,以筩灌其口。”

《漢書·律曆誌上》:“黃帝使泠綸,自大夏之西,昆侖之陰,取竹之解谷生……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。”

2.筒狀物。
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《三輔決錄》雲:‘前隊大夫範仲公,鹽豉蒜果共一筩。’”

《警世通言·旌陽宮鐵樹鎮妖》:“真君飛昇之後,裏人與其族孫許簡,就其地立祠,以所遺詩一百二十首,寫於竹簡之上,載之巨筩。”

清吳錫麟《南越調金經·句留處觀荷》曲:“夕陽沈半林,持筩飲,十分涼到心。”

3.指筒狀。

元徐再思《蟾宮曲·西湖夏宴》曲:“捲荷筩翠袖生香,忙處投閑,靜處尋涼。”

清朱彜尊《山坡羊·飲池上》套曲:“渚煙冷,露華凝,香筩笑卷青荷柄。”

4.指僅有小口供存貯之器。

《漢書·趙廣漢傳》:“教吏為缿筩。”

顏師古註:“缿若今盛錢藏瓶,為小孔,可入而不可出,或缿或筩,皆為此制,而用受書,令投於其中也。”

II

y·ng

ㄩㄥˇ

〔《集韻》尹竦切,上腫,以。〕

盛箭之具。

漢劉向《新序·義勇》:“﹝芊尹文﹞抽弓於韔,援矢於筩,引而未發也。”

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“奉壺飲冰”晉杜預註:“冰,箭筩蓋,可以取飲。”

阅读:1197

●筩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