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昏

ok8.org > 詞典 > 重昏

1.謂思緒非常昏亂。

《楚辭·九章·涉江》:“余將董道而不豫兮,固將重昏而終身!”王逸註:“昏,亂也。言己不逢明君,思慮交錯,心將重亂,以終年命。”

唐王維《宋進馬哀辭》:“忽思瘞兮城南,心瞀亂兮重昏。”

明歸有光《趙汝淵墓誌銘》:“宋失維城,宗淪於朔。哀哉重昏,鼎折覆餗。”

2.十分昏暗;愚昧。

《文選·王屮<頭陀寺碑文>》:“曜慧日於康衢,則重昏夜曉。”

李周翰註:“言二比丘演說佛化,萬物見明,如日照於道,重深昏暗之處,夜中亦曉。”

唐劉禹錫《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》:“維如來滅後,中五百歲而摩騰、竺法蘭以經來,華人始聞其言,猶夫重昏之見曶爽。”

明宋濂《題金書<法華經>後》:“蓋將放如來之慧光,破眾生之重昏也。”

3.指愚昧之人。

北周庾信《陝州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》:“達人止是,獨悟重昏。”

4.見“重婚”。

阅读:1009

●重昏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