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出

ok8.org > 詞典 > 六出

1.花分瓣叫出,雪花六角,因以為雪的別名。

《太平禦覽》卷十二引《韓詩外傳》:“凡草木花多五出,雪花獨六出。雪花曰霙。”

南朝陳徐陵《詠雪》:“豈若天庭瑞,輕雪帶風斜。三農喜盈尺,六出舞崇花。”

唐元稹《賦得春雪映早梅》詩:“飛舞先春雪,因依上番梅。一枝方漸秀,六出已同開。”

宋王禹偁《賀雪表》:“靡神不舉,有感則通,遂令六出之祥,大副三農之望。”

清趙翼《戲作》詩:“凝寒所成固其理,何以片片六出俱?”

2.謂一花生六瓣。

南朝梁任昉《述異記》卷上:“東海郡尉於臺有杏一株,花雜五色,六出,號六仙人杏。”
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廣動植之三》:“諸花少六出者,唯梔子花六出。

陶真白言:梔子剪花六出,刻房七道,其花香甚。”

宋陸遊《二友》詩:“清芬六出水梔子,堅瘦九節石菖蒲。”

3.古代婦女有“七出”之條,犯其一條即被休棄,唯帝王、諸侯之妻,無子不出,稱為“六出”。

《儀禮·喪服》“出妻之子為母”唐賈公彥疏:“七出者,無子一也,淫泆二也,不事舅姑三也,口舌四也,盜竊五也,妒忌六也,惡疾七也。天子、諸侯之妻無子不出,唯有六出耳。”參見“七出”。

阅读:1011

●六出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