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黎

ok8.org > 詞典 > 遺黎

(遺黎,遺黎)

亦作“遺黧”。

1.亡國之民。

《晉書·地理誌下》:“自中原亂離,遺黎南渡,並僑置牧司,在廣陵丹徒南城,非舊土也。”

唐唐彥謙《鄧艾廟》詩:“昭烈遺黎死尚羞,揮刀斫石恨譙周。”

清方文《宋遺民詠·吳子昭雯》:“是時草莽間,尚有遺黎在。”

2.指淪陷區的人民。

宋蘇轍《送李誠之知瀛州》詩:“往事安足懲,遺黎待公保。”

3.劫後殘留的人民。

《舊唐書·裴度傳》:“度乃約法,唯盜賊鬥殺外,餘盡除之,其往來者,不復以晝夜為限,於是蔡之遺黎始知有生人之樂。”

金王若虛《王氏先塋之碑》:“時甫離兵火,遺黎反側未安。”

清楊潮觀《汲長孺矯詔發倉》:“難得大人肯援之以手,隻是等你事畢回來,方去陳奏,此間殘喘遺黎,早都餓死,還救得甚來?”

4.後世百姓。

三國魏曹植《玄暢賦》:“逸千載而流聲,超遺黎而度俗。”

明張居正《神母授圖萬年永賴頌》:“無留巨浸,痛我遺黧。”

明魏時亮《平壤拜箕子墓並訪井田遺跡》詩:“舊井存殷畫,遺黎尚古風。”

章炳麟《沈藎哀辭》:“哀我遺黎,不絕如系。”

阅读:1172

●遺黎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