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武
1.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,其形為龜,或龜蛇合體。
《後漢書·王梁傳》:“《赤伏符》曰:‘王梁主衛作玄武。’”李賢註:“玄武,北方之神,龜蛇合體。”後為道教所信奉。即真武神。
宋趙彥衛《雲麓漫鈔》卷九:“朱雀、玄武、青龍、白虎為四方之神。
祥符間避聖祖諱,始改玄武為真武……後興醴泉觀,得龜蛇,道士以為真武現,繪其像為北方之神,被髮黑衣,仗劍蹈龜蛇,從者執黑旗。”
2.指龜,或指龜和蛇。
漢張衡《思玄賦》:“玄武縮於殼中兮,騰蛇蜿而自糾。”
《後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神雀翔於鴻崖兮,玄武潛於嬰冥。”
李賢註:“玄武,謂龜、蛇。”
《宋史·五行誌五》:“雄州地大震。玄武見於州之正寢,有龜大如錢,蛇若朱漆箸,相逐而行。”
3.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(鬥、牛、女、虛、危、室、壁)的合稱,以其排列之形如龜而得名。
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北宮玄武。”
司馬貞索引:“南鬥六星,牽牛六星,並北宮玄武之宿。”
唐杜甫《魏將軍歌》:“酒闌插劍肝膽露,勾陳蒼蒼玄武暮。”
4.繪有龜形的軍旗,用以標誌位於北方或後面的軍陣。
《吳子·治兵》:“﹝三軍進止﹞必左青龍,右白虎,前朱雀,後玄武。”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﹝軍﹞行,前朱鳥而後玄武,左青龍而右白虎,招搖在上,急繕其怒,進退有度。”
孔穎達疏:“今之軍行,畫此四獸於旌旗,以標前後左右之軍陳。”
元李文蔚《蔣神靈應》第二摺:“休道那十面埋伏,怎生這妙策幽微趣,神機決勝術,排玄武接引青龍。”
《封神演義》第七一回:“營安勝地,寨背孤虛,南分朱雀北玄武,東按青龍西白虎。”
5.指北方。位於北面的事物,多冠以“玄武”之名。
《南史·宋紀中》:“築北堤,立玄武湖於樂遊苑北。”
《唐六典·宮城》:“殿(紫宸殿)之北面曰玄武門。”
6.黑色的冠帶。
《禮記·玉藻》:“縞冠玄武,子姓之冠也。”
鄭玄註:“武,冠卷也。”
7.道教稱黑汞為玄武。
《雲笈七籤》七二卷:“玄武者,北方壬癸水,黑汞也。”
阅读:136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