慵
慵字的筆畫:14畫;
yōng
ㄩㄥ
〔《廣韻》蜀庸切,平鍾,禪。〕
“嫞”的被通假字。
1.懶惰,懶散。
唐杜甫《王十七侍禦掄許攜酒至草堂奉寄此詩便請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》:“老夫臥穩朝慵起,白屋寒多暖始開。”
宋王禹偁《寒食》詩:“使君慵不出,愁坐讀《離騷》。”
明謝讜《四喜記·風月青樓》:“繼晷及焚膏,莫教一刻慵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梅女》:“既而握指細擂,如以團絮相觸狀,體暢舒不可言。擂至腰,口目皆慵,至股,則沈沈睡去矣。”
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書苑折枝》:“余頗懶,常臥閱雜書,或意有所會,慮其遺忘,亦慵於鈔寫,但偶夾一紙條以識之。”
2.用同“庸”。平庸;庸俗。
明李開先《寶劍記》:“恐失英雄手,反惹慵夫刻畫舟。”
阅读:137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