埒
埒字的筆畫:10畫;
liè
ㄌ〡ㄝˋ
〔《廣韻》力輟切,入薛,來。〕
1.矮墻。
《急就篇》卷三:“頃町界畝畦埒封。”
顏師古註:“埒者……一說謂庳垣也。今之圃或為短牆,蓋埒之謂也。”
2.指田間的土埂。
南朝宋謝靈運《山居賦》:“阡陌縱橫,塍埒交經。”參見“壝”。
3.界限;邊際。
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休息於無委曲之隅,而遊敖於無形埒之野。”
4.馬射場。因周匝有矮墻,故名。
三國魏曹丕《〈典論〉自序》:“余曰埒有常徑,的有常所;雖每發輒中,非至妙也。”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汰侈》:“濟好馬射,買地作埒,編錢匝地竟埒,時人號曰金溝。”
宋梅堯臣《寄馬禦史》詩:“卻顧舊埒老病馬,塵沙歷盡空龍鍾。”
康有為《上清帝第二書》:“夫治天下者勢也,可靜而不可動,如箭之在栝,如馬之在埒。”
5.形跡;徵兆。
《淮南子·要略》:“解墮結細,說捍搏囷,而以明事埒事者也。”
高誘註:“埒,兆朕也。”
6.山上的水流。
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一源分為四埒,註於山下。”
張湛註:“山上水流曰埒。”
7.等同,比並。
《史記·平準書》:“故吳諸侯也,以即山鑄錢,富埒天子。”
《南史·何遜傳》:“時有會稽虞騫工為五言,名與遜埒。”
元王禎《農書》卷二一:“且比之桑蠶,無採養之勞,有必收之效;埒之枲苧,免續緝之工,得禦寒之益。”
蔣湘南《與田叔子論古文書》:“僕之文尚不敢埒於今,何能蘄至於古?”
阅读:138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