勢均力敵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勢均力敵

【成語】:勢均力敵

【拼音】:shì jūn lì dí

【解釋】:均:平;敵:相當。雙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

【出處】:《南史·劉穆之傳》:“力敵勢均,終相吞咀。”

【示例】:這場比賽對陣的雙方~,最終平局收場

【近義詞】:不相上下、棋逢對手

【反義詞】:天差地別、寡不敵
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矛盾沖突的雙方

【英文】:neck and neck

【日文】:五分五分である

【法文】:à forces égales

【德文】:gleich stark sein

【成語故事】:北宋時期,王安石推行新法,呂惠卿極力巴結他,幫助推行新法參與有關重要的變革措施,受到王安石的器重。呂惠卿鼓動王安石倡導暴虐政策。王安石被罷相時,呂惠卿與他勢均力敵,就想方設法傾軋與陷害他

(勢均力敵,勢均力敵)

謂雙方力量相當,不相上下

晉袁宏《後漢紀·獻帝紀》:“且催氾小豎,樊稠庸兒,無他遠略,又勢均力敵,內難必作,吾乘其弊,事可圖也。”

《元史·耶律楚材傳》:“郡宜置長吏牧民,設萬戶總軍,使勢均力敵,以遏驕橫。”

聞一多《什麽是儒家》:“所謂君子和而不同’,便是要使上下在勢均力敵的局面中和平相處。”亦作“勢鈞力敵”。

《宋史·蘇轍傳》:“呂惠卿始諂事王安石,倡行虐政以害天下。及勢鈞力敵,則傾陷安石,甚於仇讎,世尤惡之。”

阅读:1523

●勢均力敵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