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話譯文

《晉書》 > 武悼楊皇後 > 白話譯文

武悼楊皇後名芷,字堊鹽,小名昱凰,是五匠的堂妹。父親握堅,另外有傳。在盛空二年立為皇後。溫順嫻靜有婦人之美德,其美德映照著後宮椒房,非常得寵。生了渤海殤王,不幸早亡,以後再沒有生孩子。太康九年,皇後率領內外夫人及命婦們在西郊親自采桑養蠶,賞帛多少不等。

太子妃亙壓生性妒忌,亙生童準備廢掉她。皇後對亙遞說:“璽公翅對國家有功,還是應該幾世都寬厚地對待。賈妃是他的嫡親之女,又在妒忌的年齡,不值得因為這一短處而埋沒了她的大德。”皇後又多次地告誡勸勉買妃,買妃不知道皇後一直在幫助自己,以致產生怨恨,認為是皇後在逮童面前誹謗自己,怨恨越來越深。武帝去世以後,皇後被尊為皇太後。買後兇暴悖逆,忌恨皇後的父親楊駿執掌大權,就誣蠛楊駿犯上作亂,命楚王司馬璋和束安王司馬繇假稱韶令殺了楊駿。當時宮內外消息隔絕,皇後在帛上寫字為信,射到城外,上面寫著“救出太傅之人有賞”,賈後於是就宣稱皇太後夥同參與叛逆。

楊駿死後,下詔書命令後軍將軍荀悝將太後送到永寧宮。特別保全太後的母親高都君龐氏的性命,聽任她到太後那裹一起居住。賈後指使諸公卿及各部門上奏說:“皇太後暗中有陰謀,企圖危害國家,把信系在箭上射出去,計劃招募將士,共同作惡,自絕於天。魯侯棄絕了母親文姜,是《春秋》上所贊許的,那是為了敬奉順應祖宗,在天下推行至公至道。陛下雖懷有無法消除的親情,臣下卻不敢奉詔行事。希望把王公們宣召到朝堂上一起討論。”韶書說:“這是一件大事,要進一步了解。”主管部門又上奏道:“楊駿憑藉身為外戚的資格,居於宰臣的高位,陛下居喪時,又把重權委托給他,以至於他暗自圖謀悖逆謀反,建立私黨。皇太後在內應和相助,同心協力陰謀叛逆,禍端已經很明顯,公然違背詔令,依仗軍隊人多勢眾,在皇宮內大行殺戮,然後又傳信招募兵眾,獎勵叛黨,上背棄了祖宗的神靈,下斷絕了天下人的期望。從前文姜參與了淫亂,為《春秋》所貶,呂姓宗室叛逆,高祖之後也遭貶降。應該將皇太後廢為峻陽庶人。”中書監張華等人認為“太後並沒有在先帝那裹獲罪,現在與她的親族勾結成黨,在當今聖世做出了不像母後的舉動,應該依照孝成趙皇後以前的事例,稱為武帝皇後,把她安置在離宮,以保全讓她終身顯貴的恩德”。尚書令、下邳王司馬晃等人議道:“皇太後與楊駿陰謀策劃,想要危害國家,不能再讓她奉承宗廟,也不能再與先帝相配。應該貶去尊號,廢棄之後遷往金墉城。”於是主管部門奏道:“請聽從司馬晃等人的意見,將太後廢為庶人。派人奉太牢之祭祝告於祖廟,來奉承祖宗的意旨,符合天下的願望。至於各種供奉,可以順承聖上的恩惠,一定力求豐厚。”詔令沒有同意。主管部門又堅持請求,批準了奏請。又奏道:“楊駿謀反作亂,家屬應該誅滅,詔書寬恕了他的妻子龐氏,是為了撫慰太後的心。現在太後被廢為庶人,請把龐氏交付廷尉執行死刑。”詔書說:“允許龐氏與庶人相隨。”主管部門迎合買後的旨意,堅持請求,於是聽從。龐氏臨刑前,太後抱著她號哭,扯斷頭發以頭觸地,上奏表給賈後自稱妾,請求保全母親的性命,不被理睬。起初,太後還有十幾個侍奉的人,買後全撤去,太後絕食而死,時年三十四歲,在位十五年。賈後又相信妖巫之言,認為太後一定會到先帝那裹訴冤,於是就以面朝地顛倒而殯,並加上各種除邪的符書藥物。

永嘉元年,又追認恢復了尊號,另外立了祀廟,神位沒有與武帝相配。成帝鹹康七年,下詔書命令內外大臣認真討論。衛將軍虞潭議論說:“世祖武皇帝光照四海,元皇後順應天意與之相配。元後去世之後,悼後繼立,直至楊駿放縱叛亂,災禍延及到太後身上。孝懷皇帝追認恢復了謐號,難道不正像鯀被處死而大禹被重用一樣,表明道義就在於不以他人替罪嗎?再者,太寧二年,我忝居宗正之職,帝王宗室的族譜滅絕不存,沒有能夠遵循的資料。當時廣泛地詢問德高望重的長者,以確定昭穆序位。與前驃騎將軍華恒、尚書荀崧、侍中荀邃一起依照舊譜共同討論編集撰寫,尊號這樣重大的事情,難以改動。現在聖上懷孝親之心,恭敬嚴肅地進行裏祀,征詢遍及群司百官,準備恢復確定大禮。我再三考慮,敬覽了惠皇帝的《起居註》、群臣議奏,其中列舉了楊駿陰謀叛逆、危害社稷的事實,援引了魯國的文姜、漢朝的呂後等事例。我認為文姜雖是魯莊公的母親,實際上卻是父親的仇人;呂後寵信自己的親戚,幾乎危害了劉漢天下,這二事與今天的事情並不相同。從前漠章帝寶後殺死了和帝的母親,和帝即位後把寶後家族之人全部斬殺。當時商議此事的大臣建議貶斥竇後,及寶後死亡之時,也不按照皇後之禮來埋葬。和帝認為實後侍奉先帝十年,禮義不可違背,作為臣子之道,應力求寬容,他的仁愛聖明的名聲,顯揚於後代。又看到前尚書仆射裴願所議悼後往事,說是繼母雖被休棄,但補行服喪的制度不能改變。所以孝懷皇帝加了謐號,把屍體運回峻陵安葬。這樣就使母子之道完美無缺,而往事也全部蕩除。當時在弘訓之宮進行祭祀,沒有入太廟。這是事情沒辦完全,不符合道義法規。如果認為悼後恢復舊位是合宜的,那麽就應該與世祖一起享受祭祀;如果認為復位是不對的,那麽譜系中的謐號也應該空缺,沒有位置名號居於正室之位,而在另一室進行祭祀的道理。如果認為孝懷皇帝私心看重母子之道,特地為她建立了廟,這屬於茍徇私情,有虧於國家法典,那麽國家和帝室的族譜秘典中,都應該除去有關悼後的封號,不僅是不能和世祖一起在太廟中享受祭祀。”會稽王司馬昱、中書監庾冰、中書令何充、尚書令諸葛恢、尚書謝廣、光祿勛留擢、丹楊尹殷融、護軍將軍!嫗、散騎常侍塑逸等人都贊同虞潭的意見,從此太後得以和武帝一起享受祭祀。

閱讀:19716

《白话译文》简体版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