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都王鏗

《南史》 > 卷四十三·齊高帝諸子下 > 宜都王鏗

宜都王鏗字宣儼,高帝第十六子也。生三歲喪母。及有識,問母所在,左右告以早亡,便思慕蔬食自悲。不識母,常祈請幽冥,求一夢見。至六歲,遂夢見一女人,雲是其母。鏗悲泣向舊左右說容貌衣服事,皆如平生,聞者莫不歔欷。

清悟有學行。永明十一年,爲南豫州刺史、都督二州軍事。雖未經庶務,而雅得人心。舉動每爲簽帥所制,立意多不得行。州鎮姑孰,於時人發桓溫女冢,得金巾箱,織金篾爲嚴器,又有金蠶銀繭等物甚多。條以啓聞,郁林敕以物賜之。鏗曰:“今取往物,後取今物,如此回圈,豈可不熟念。”使長史蔡約自往修復,纖毫不犯。

年十歲時,與吉景曜商略先言往行。左右誤排柟榴屏風,倒壓其背,顔色不異,言談無輟,亦不顧視。彌善射,常以堋的太闊,曰:“終日射侯,何難之有。”乃取甘蔗插地,百步射之,十發十中。

永明中,制諸王年未三十,不得畜妾。及武帝晏駕後,有勸取左右者,鏗曰:“在內不無使役,既先朝遺旨,何忍而違。”

及延興元年,明帝誅高、武、文惠諸子,鏗聞之,馮左右從容雅步,詠陸機吊魏武雲:“昔以四海爲己任,死則以愛子托人。”如此者三,左右皆泣。後果遣呂文顯賚藥往,夜進聽事,正逢八關齋。鏗上高坐,謂文顯曰:“高皇昔寵任君,何事乃有今日之行?”答雲:“出不獲已。”於是仰藥。時年十八。身長七尺,鏗狀似兄嶷,鹹以國器許之。及死,有識者莫不痛惜。

初鏗出合時,年七歲,陶弘景爲侍讀,八九年中,甚相接遇。後弘景隱山,忽夢鏗來,慘然言別,雲:“某日命過。身無罪,後三年當生某家。”弘景訪以幽中事,多秘不出。覺後,即遣信出都參訪,果與事符同,弘景因著夢記雲。

閱讀:6851

《宜都王铿》简体版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