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蜀吴三国比拼文化,曹操一马当先,诸葛亮因《出师表》紧随其后

《古文学知识与常识》 > 读史 > 魏蜀吴三国比拼文化,曹操一马当先,诸葛亮因《出师表》紧随其后

开个脑洞,如果三国对垒不是从军事上着眼,而是从文学上着眼,互相之间将如何一分高下?

首先出局的应该是孙吴集团。

在武力上,东吴有大名鼎鼎的年轻军事家如周瑜、陆逊等;但蜀汉刘备更有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赵云、黄忠等“五虎上将”;曹操则不仅有曹仁、夏侯惇这类本家亲戚,也有张辽、乐进、于禁、张郃、徐晃这样的“五子良将”。

如果在武力上,还算各有所长的话,在文学上,曹操可谓一马当先,东吴则一举出局。刘备这边,因为有了诸葛亮,倒是可以勉强抗衡一下。

让诸葛亮拿得出手,又名扬千古的,一篇是军事形势的宏观分析,叫《隆中对》;一篇是出征之前的政治嘱托,叫《出师表》。

《隆中对》的文学价值,在于对乱世的清晰梳理。清晰未必有文学价值,但是,大混乱中的大清晰却会产生一种逻辑快感。当这种逻辑快感转换成水银泻地般的气势和节奏,文学价值也就出现了。

相比之下,《出师表》的文学价值要高更多。这种价值,首先来自于文章背后全部人际关系的整体背景。诸葛亮从26岁开始就全力辅佐刘备了,写《出师表》的时候是46岁,正好整整20年。

这时刘备已死,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和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。刘备遗嘱中曾说,如果儿子实在不行,诸葛亮可以“自取”最高权位。

诸葛亮没有这么做,而是继续领军征伐。这次出征前他觉得胜败未卜,因此要对刘备的儿子好好嘱咐一番。为了表明自己的话语权,还要把自己和刘备的感情关系说一说,一说,眼泪就出来了。

这个情景,就是一篇好文章的由来。文章开头,干脆利落地指出局势之危急——“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敝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”;

文章中间,由军政大局转向个人感情——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”;

文章结尾,更是万马阵前老臣泪,足以让所有人动容——“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”

这么一篇文章,美学效果强烈,当然能够流传千古。

可以说,除开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小说形象,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,这篇《出师表》功不可没。

魏蜀吴三国比拼文化,曹操一马当先,诸葛亮因《出师表》紧随其后

诸葛亮虽然有流传千古的《隆中对》和《出师表》,但其本意却并不是文学,这只是政治的附属品。

曹操就不一样了。他除了是个政治家、军事家之外,还是个真文人。

可以说,在文学地位上,曹操不仅高于诸葛亮,而且高出太多太多。

同样是战阵中的作品,仅仅是曹操的那几首诗,已经足可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文学家,但诸葛亮不是。任何一部《中国文学史》,遗漏了曹操是难于想象的,而加入了诸葛亮也是难于想象的。

曹操在文学上高于诸葛亮的地方在哪里呢?诸葛亮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君臣之情,曹操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天地生命!

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”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”“神龟虽寿,犹有竟时。螣蛇乘雾,终为土灰。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……

一个人可以掩饰和伪装自己的行为动机,却无法掩饰和伪装自己的生命格调。这些诗作传达出一个身陷乱世权谋而心在浩阔时空的强大生命,强大到没有一个不够强大的生命能够模仿。

这些诗作还表明,曹操一心想做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,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。

文学上的三国对垒,更让人哑口无言的,是曹操的一大堆儿子中也有两个非常出色。父子三人拢在一起,占去了当时华夏的一大半文化。真可谓“天下三分月色,两分尽在曹家”。

魏蜀吴三国比拼文化,曹操一马当先,诸葛亮因《出师表》紧随其后

当然,就兄弟俩相比,在文学方面,曹植又比曹丕高出了许多。其《洛神赋》和《赠白马王彪》所展现出来的,对纯美的幻觉、对人生的绝望,让人领略到文字的魅力。

在文学成就上,虽然写出《燕歌行》的曹丕比父亲和弟弟低,排在第三,但不要紧,他在家里排第三,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却可以排第二,第一要让给比他晚七百多年的李煜。

一句话,父子三人,权位悬殊、生态各异、性格不一,但一碰到文学,却都不约而同地感悟到了人世险峻、人生无常。

曹家的这些感悟,最集中地体现在他们生命的最后归宿——墓葬上。

将人生看做“朝露”的曹操,可以把有限的一生闹得轰轰烈烈,却不会把金银财宝堆在死后的墓葬里享受虚妄的永恒。作为一个生命的强者,他拒绝在生命结束之后的无聊奢侈。

他甚至觉得,那些过于奢侈的墓葬频频被盗,真是活该——甚至连他自己,为了军费,也干起盗墓的勾当,还特意在军中设置过一个开发墓丘的官职,叫“发丘中郎将”。这个名称,有点幽默。

曹操既鄙视厚葬,又担心自己的坟墓被盗,因此竭力主张薄葬。他死时,遗嘱“敛以时服,无藏金银财宝”。所谓“时服”,也就是平常所穿的衣服。

他的遗嘱是这样,但他的继位者会不会出于一种哀痛中的崇敬,仍然给以厚葬呢?这就要看曹丕的了。他是继位者,一切由他决定。

我们并不知道曹丕当时是怎么做的,但从他自己七年后临死时立的遗嘱,可以推想七年前不可能违背曹操薄葬的意愿。

曹丕的遗嘱,对薄葬的道理和方式说得非常具体。他说,葬就是藏,也就是让人见不着,连后代也找不到,这才好。葬于山林,就应该与山林浑然合于一体,因此不建寝殿、园邑、神道。

他还说,“自古及今,未有不亡之国,亦无不掘之墓”,尤其厚葬更会引来盗墓,导致暴尸荒野,只有薄葬才有可能使祖先稍稍安静。

最后,他立下最重的诅咒,来防止后人改变遗嘱,说:“若违今诏,妄有所变改造施,吾为戮尸地下,戮而又戮,死而重死。”真是情辞剀切,信誓旦旦,丝毫不留余地了。

那么,我敢肯定,曹氏父子确实是薄葬了。

由于他们坚信葬就是藏,而且要藏得今人和后人都不知其处,时间一长,就产生了“曹操七十二疑冢”的传说。

所以,至今,曹操墓都不知所终。应该早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。所有称发现了曹操墓的,都可以以假冠之,不要信。

阅读:4969

免费个人与家庭在线简易记帐本>>>

《魏蜀吳三國比拼文化,曹操一馬當先,諸葛亮因《出師表》緊隨其後》繁體版

《魏蜀吴三国比拼文化,曹操一马当先,诸葛亮因《出师表》紧随其后》拼音版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