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苞

苞字的笔画:8画;

I

bāo

ㄅㄠ

〔《广韵》布交切,平肴,帮。〕

1.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小叶片。如:含苞待放。

2.指植物外表的包皮。

唐韩愈《新竹》诗:“缥节已储霜,黄苞犹揜翠。”

宋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五:“古决绝词云:……水得风兮,小而已波;笋在苞兮,高不见节。”

清顾炎武《颜神山中见橘》诗:“黄苞绿叶似荆南,立雪凌寒性自甘。”

3.草名。即席草,可製席子和草鞋。

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其高燥则生葴析苞荔,薜莎青薠。”

颜师古注:“张揖曰:‘苞,藨也……’藨即今所用作席者也。”

4.草木的根。

《诗·商颂·长髮》:“苞有三櫱,莫遂莫达。”

毛传:“苞,本;櫱,馀也。”

5.指代树木。

汉陆贾《新语·道基》:“铄金镂木,分苞烧殖,以备器械。”

6.丛生;茂密。

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:“方苞方体,维叶泥泥。”

郑玄笺:“苞,茂也。”

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如竹苞矣,如松茂矣。”

朱熹集传:“苞,丛生而固也。”

7.汇聚;聚集。
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沔水三》:“郭景纯《江赋》曰:‘注五湖以漫漭。’盖言江水经纬五湖,而苞注太湖也。”

8.广阔。

9.通“包”。裹。

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充满天地,苞裹六极。”

陆德明释文:“本或作包。”

汉桓宽《盐铁论·贫富》:“小不能苞大,少不能赡多。”

南朝宋谢灵运《于南山往北山》诗:“初篁苞绿箨,新蒲含紫茸。”

唐韩愈《祭郴州李使君文》:“苞黄甘而致贻,获纸笔之双贸。”参见“苞茅”、“苞裹”。

10.通“包”。亦指包装着物品的包裹。

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苞二。”

郑玄注:“所以裹奠羊豕之肉。”

唐杜甫《北征》诗:“粉黛已解苞,衾裯稍罗列。”

冯至注:“苞,包裹,指杜甫从凤翔带回的东西。”

11.通“包”。包藏;裹藏。

《新唐书·桓彦范传》:“昌宗谬横恩,苞祸心,亿测天命皇神降怒,自擿其咎。”

《资治通鉴·唐昭宗乾宁四年》:“今闻延王、覃王尚苞阴计,愿陛下圣断不疑,制于未乱,则社稷之福。”

12.通“包”。包围。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苞河山,围大梁,使诸侯敛手而事秦者,魏冉之功。”
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穀水》:“魏明帝于宣武场上,为栏苞虎阱,使力士袒裼,迭与之搏。”

13.通“包”。包容;包含。
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无不爱也,无不敬也,无与人争也,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。”

汉桓宽《盐铁论·能言》:“夫坐言不行,则牧童兼乌获之力,逢须苞尧舜之德。”

唐柳宗元《柳宗直〈西汉文类〉序》:“以语观之,则右史记言,《尚书》、《战国策》,成败兴坏之说大备,无不苞也。”

严复《原强》:“北并乎锡伯利亚,南襟乎中国海,东距乎太平洋,西苞乎崑仑虚,黄种之所居也。”

14.通“包”。引申作兼併。

汉桓宽《盐铁论·论儒》:“南举楚淮,北并巨宋,苞十二国,西摧三晋,却彊秦,五国宾从。”

15.通“包”。孕育;养育。

《文子·道原》:“大苞群生而无私好,泽及蚑蛲而不求报。”参见“苞育”。

16.通“莩”。饿死的人。

《管子·八观》:“大凶则众有大遗苞矣。”

郭沫若等集校引洪颐煖曰:“‘遗苞’当读作‘遗莩’……包、莩古字通用。”

17.通“俘”。

《穀梁传·隐公五年》:“苞人民,殴牛马,曰侵。斩树木,坏宫室,曰伐。”

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春秋穀梁传》:“苞读为俘。俘,取也。”

II

páo

ㄆㄠˊ

〔《集韵》蒲交切,平爻,并。〕

通“匏”。

匏瓜。

汉扬雄《太玄·达》:“苍木维流,厥美可以达于瓜苞。”

司马光集注:“苞与匏同。”参见“苞瓜”。

阅读:1669

●〖汉字〗苞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苞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苟

⇛后一个汉字:苜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