淈
淈字的笔画:11画;
g·
ㄍㄨˇ
〔《广韵》古忽切,入没,见。〕
〔《广韵》下没切,入没,匣。〕
1.搅浑;扰乱。
《楚辞·渔父》:“世人皆浊,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?”汉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;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。”
宋孙奕《履斋示儿编·经说一·放诸桐》:“太甲既立,不明,伊尹放诸桐。甚哉,‘放’字流传之误,有以淈经旨也。”
2.水涌流貌。
《文选·郭璞〈江赋〉》:“潜演之所汩淈,奔流之所磢错。”
李善注引《苍颉篇》:“淈,水通貌。”
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列传》“樗里子滑稽多智”唐张守节正义:“滑,读为淈,水流自出。稽,计也。言其智计宣吐如泉,流出无尽。”
3.通“屈”。竭尽。
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《老子·道经》:“虚而不淈,踵而俞出。”按,今本《老子》作“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”
《逸周书·五权》:“不遵承括,食不宣,极赏则淈,淈不得食。”
朱右曾校释:“淈,读为屈,竭也。”
4.通“汩”。治。
《尔雅·释诂下》:“淈,治也。”
郝懿行义疏:“淈者,汩之假音也。”
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履部》:“淈”字下引《诗》:“淈此群丑。”今本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作“屈此群丑”。郑玄笺:“屈,治。”
阅读:101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