奠
奠字的笔画:12画;
I
diàn
ㄉ〡ㄢˋ
〔《广韵》堂练切,去霰,定。〕
1.谓置祭品祭祀鬼神或亡灵。
《诗·召南·采苹》:“于以奠之,宗室牖下。”
毛传:“奠,置也。”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奠以素器,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奠谓始死至葬之时祭名。以其时无尸,奠置于地,故谓之奠也。”
《楚辞·九歌·东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兰藉,奠桂酒兮椒浆。”
南朝宋颜延之《皇太子释奠会》诗:“敬躬祀典,告奠圣灵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你在他坟前烧一陌纸钱,奠一杯浆水。”
2.祭品。
南朝宋谢庄《宋孝武宣贵妃诔》:“阶撤两奠,庭引双輴。”
唐韩愈《袁州祭神文》一:“袁州刺史韩愈,谨以少牢之奠,祭于仰山之神。”
3.荐献;进献。
《书·康王之诰》:“宾称奉圭兼币,曰:一二臣卫,敢执壤奠。”
孔传:“因见新王,敢执壤地所出而奠贽也。”
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唯世妇命于奠茧,其他则皆从男子。”
郑玄注:“奠犹献也。”
4.放置;停放。
《礼记·内则》:“非祭非丧不相授器,其相授则女受以篚。其无篚,则皆坐奠之,而后取之。”
郑玄注:“奠,停地也。”
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赞者奠纚、笄、栉于筵南端。”
5.定。
《书·禹贡》:“禹敷土,随山刊木,奠高山大川。”
孔传:“奠,定也。高山、五岳、大川、四渎,定其差秩,祀礼所视。”
汉扬雄《法言·修身》:“修身以为弓,矫思以为矢,立义以为的。奠而后发,发必中的。”
《新唐书·陆贽传》:“阅稼以奠税,度产以衰徵,料丁壮以计庸,占商贾以均利。”
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五八:“导河积石归东海,一字源流奠万譁。”
6.同“尊”。
II
dìng
ㄉ〡ㄥˋ
〔《广韵》丁定切,去径,端。〕
同“飣”。
存放食物。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羹臛法》:“醋菹鹅鸭羹,方寸准。敖之,与豉汁米汁。细切醋菹与之;下盐,半奠。不醋,与菹汁。”
石声汉注:“半奠,是容器中盛到半满;满奠,是盛满。”
III
tíng
ㄊ〡ㄥˊ
〔《字彙》唐丁切〕
通“停”。
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:“凡行奠水,磬折以参伍。”
郑玄注引郑司农云:“奠,读为停。谓行停水,沟形当如磬,直行三、折行五以引水者,疾也。”
陆德明释文:“奠,音亭。”
汉扬雄《法言·寡见》:“昔在姬公,用于周而四海皇皇,奠枕于京。”
汪荣宝义疏:“奠者,‘停’之古字。”
阅读:121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