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奠

奠字的筆畫:12畫;

I

diàn

ㄉ〡ㄢˋ

〔《廣韻》堂練切,去霰,定。〕

1.謂置祭品祭祀鬼神或亡靈。

《詩·召南·采蘋》:“於以奠之,宗室牖下。”

毛傳:“奠,置也。”
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奠以素器,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。”

孔穎達疏:“奠謂始死至葬之時祭名。以其時無屍,奠置於地,故謂之奠也。”

《楚辭·九歌·東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蘭藉,奠桂酒兮椒漿。”

南朝宋顏延之《皇太子釋奠會》詩:“敬躬祀典,告奠聖靈。”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九回:“你在他墳前燒一陌紙錢,奠一杯漿水。”

2.祭品。

南朝宋謝莊《宋孝武宣貴妃誄》:“階撤兩奠,庭引雙輴。”

唐韓愈《袁州祭神文》一:“袁州刺史韓愈,謹以少牢之奠,祭於仰山之神。”

3.薦獻;進獻。

《書·康王之誥》:“賓稱奉圭兼幣,曰:一二臣衛,敢執壤奠。”

孔傳:“因見新王,敢執壤地所出而奠贄也。”

《禮記·玉藻》:“唯世婦命於奠繭,其他則皆從男子。”

鄭玄註:“奠猶獻也。”

4.放置;停放。
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非祭非喪不相授器,其相授則女受以篚。其無篚,則皆坐奠之,而後取之。”

鄭玄註:“奠,停地也。”

《儀禮·士冠禮》:“贊者奠纚、笄、櫛於筵南端。”

5.定。

《書·禹貢》:“禹敷土,隨山刊木,奠高山大川。”

孔傳:“奠,定也。高山、五嶽、大川、四瀆,定其差秩,祀禮所視。”

漢揚雄《法言·修身》:“修身以為弓,矯思以為矢,立義以為的。奠而後發,發必中的。”

《新唐書·陸贄傳》:“閱稼以奠稅,度產以衰徵,料丁壯以計庸,占商賈以均利。”

清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之五八:“導河積石歸東海,一字源流奠萬譁。”

6.同“尊”。

II

dìng

ㄉ〡ㄥˋ

〔《廣韻》丁定切,去徑,端。〕

同“飣”。

存放食物。
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羹臛法》:“醋菹鵝鴨羹,方寸準。敖之,與豉汁米汁。細切醋菹與之;下鹽,半奠。不醋,與菹汁。”

石聲漢註:“半奠,是容器中盛到半滿;滿奠,是盛滿。”

III

tíng

ㄊ〡ㄥˊ

〔《字彙》唐丁切〕

通“停”。

《周禮·考工記·匠人》:“凡行奠水,磬折以參伍。”

鄭玄註引鄭司農雲:“奠,讀為停。謂行停水,溝形當如磬,直行三、折行五以引水者,疾也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奠,音亭。”

漢揚雄《法言·寡見》:“昔在姬公,用於周而四海皇皇,奠枕於京。”

汪榮寶義疏:“奠者,‘停’之古字。”

阅读:1218

●奠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