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樊

樊字的笔画:15画;

I

fán

ㄈㄢˊ

〔《广韵》附袁切,平元,奉。〕

1.篱笆。

《诗·小雅·青蝇》:“营营青蝇,止于樊。”

毛传:“樊,藩也。”

宋王安石《还自舅家书所感》诗:“黄焦下泽稻,绿碎短樊蔬。”

清陈梦雷《又与徐健庵书》:“今北则插柳为樊,非有长城之限,屯堡烽燧之严也。”

2.筑篱围绕。

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:“折柳樊圃,狂夫瞿瞿。”

南朝宋鲍照《秋夜》诗之二:“折柳樊场圃,负绠汲潭壑。”

宋范成大《四时田园杂兴·春日田园十二绝》之十:“种园得果廑偿劳,不奈儿童鸟雀搔。已插棘针樊笋径,更铺鱼网盖樱桃。”

清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·浙江六》:“自沿湖居民或侵填以为居室,或樊植以为园林,土势卑薄,湖水一盈,辄掩其则。”

3.关鸟兽的笼子。

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泽雉十步一啄,百步一饮,不蕲畜乎樊中。”

郭象注:“樊,所以笼雉也。”

唐白居易《赎鸡》诗:“喔喔十四雏,罩缚同一樊。”

明陈子龙《斗鸡篇·代陈思王本意》诗:“岂能樊中老,空怀君稻粱?”

4.指关在笼中。

清洪昇《长生殿·疑谶》:“不隄防柙虎樊熊,任纵横社鼠城狐。”

5.引申为羁绊,束缚。

明何景明《送都元敬主事》诗之一:“夫子风流士,才高耻受樊。”

梁启超《地理与文明之关係》:“亚细亚历史之缺点,不在其昔代之行专制,而在今日之犹安于专制,不知何年何代乃脱其樊耳。”

6.领域,范围。

清方苞《内阁中书刘君墓表》:“盖学虽粗涉其樊,其为说不能无弊而已。”

林纾《桐城派古文说》:“中郎兄弟,几以香奁谐笑入文字矣,一堕其樊中,即生魔障。”

7.旁,边际。

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冬则擉鳖于江,夏则休乎山樊。”

陆德明释文:“樊,音烦,李云:‘傍也。’”

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体本抱神,以游于天地之樊。”

高诱注:“樊,崖也。”

唐白居易《中隐》诗:“大隐住朝市,小隐入丘樊。”

梁启超《政治与人民》:“政治为人民生命,其理由本非甚邃,徒以重重关係,间接稍多,中人以下,骤涉焉而不见其樊,则其漠然视之,亦固其所。”

8.马负过重,止而不前。

《说文·癶部》:“樊,騺不行也。”

段玉裁注:“各本讹作鸷。

《马部》曰:‘騺,马重貌。’騺不行,沉滞不行也。”

三国魏阮瑀《驾出北郭门行》:“驾出北郭门,马樊不肯驰。”

9.纷杂。参见“樊然”。

10.通“鞶”。马腹带。参见“樊缨”。

11.古地名。亦名阳樊。在今河南省济源县境。

12.古地名。

樊城的省称。在今湖北省襄樊市。

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九月,操至新野,琮遂举州降……时刘备屯樊,琮不敢告备。”

胡三省注:“﹝樊﹞樊城,在襄阳东,北临汉水。”

13.姓。

春秋有樊须。

II

fàn

ㄈㄢˋ

见“樊桐”。

阅读:1419

●〖汉字〗樊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樊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樍

⇛后一个汉字:樉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