狸
简体狸字的笔画:10画;繁體貍字筆畫:14畫。
(参见狸)
lí
ㄌ〡ˊ
〔《广韵》里之切,平之,来。〕
1.同“狸”。豹猫。也叫狸猫、狸子、山猫等。形状似猫,圆头大尾,头部有黑色条纹,两眼内缘上各有一白纹,躯干有黑褐色的斑点。以鸟、鼠等小动物为食,常盗食家禽。
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一之日于貉,取彼狐狸,为公子裘。”一本作“狸。”
孔颖达疏:“一之日往捕貉,取皮,庶人自以为裘;又取狐与狸之皮为公子之裘。”
2.泛指猫。
《韩非子·扬权》:“使鸡司夜,令狸执鼠,皆用其能,上乃无事。”
晋葛洪《抱朴子·广譬》:“鼠住虎侧,则狸犬不敢议。”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寄扇》:“绣户萧萧,鹦鹉呼茶声自巧;香闺悄悄,雪狸偎枕睡偏牢。”
3.犬科动物的一种。善爬树,杂食性动物。
4.指狐狸。参见“狸德”。
5.古地名。
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明日又使燕攻阳城及狸。”
鲍彪注:“狸,燕地也。”
6.姓。
《国语·周语上》有狸姓。
韦昭注:“狸姓,丹朱之后也。”
简体狸字的笔画:10画;繁體貍字筆畫:14畫。
(狸,狸)
I
lí
ㄌ〡ˊ
〔《广韵》里之切,平之,来。〕
1.兽名。豹猫。也称野猫、狸猫、狸子、山猫。
《说文·豸部》:“狸,伏兽,似貙。”
段玉裁注:“伏兽,谓善伏之兽……即俗所谓野猫。”
2.指家猫。
唐戎昱《苦哉行》之一:“彼鼠侵我厨,纵狸授粱肉。鼠虽为君却,狸食自须足。”
II
mái
ㄇㄞˊ
〔《集韵》谟皆切,平皆,明。〕
通“埋”。
1.埋藏。
《管子·山至数》:“民不得以织为縿绡而狸之于地。”
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机长六尺,狸一尺。”
孙诒让间诂:“狸,道藏本作‘狸’,下同。桉狸,‘薶’之借字……薶,《备梯》篇作‘埋’,俗字。”
2.古代祭名。谓埋牲、玉、币于地以祭山林川泽。
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狸、沉祭山林川泽。”
郑玄注:“祭山林曰埋,川泽曰沉。”
贾公彦疏:“以其山林无水故埋之,川泽有水故沉之。”
孙诒让正义:“狸、沉兼牲、玉、币言之。”
III
yù
ㄩˋ
〔《集韵》纡勿切,入迄,影。〕
通“鬱”。
腐臭。
《周礼·天官·内饔》:“鸟皫色而沙鸣,狸。”
陆德明释文:“狸音鬱,徐于弗反。”
贾公彦疏:“皫,失色也;沙,澌也。鸟毛失色而鸣又澌,其肉气必鬱。鬱,谓腐臭。”按,《礼记·内则》“狸”作“鬱”。
郑玄注:“鬱,腐臭也。”
贾疏当以“狸”为“鬱”之借字,故径就“鬱”字释义。
阅读:156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