貍
簡體貍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貍字筆畫:14畫。
(參見貍)
lí
ㄌ〡ˊ
〔《廣韻》裏之切,平之,來。〕
1.同“貍”。豹貓。也叫貍貓、貍子、山貓等。形狀似貓,圓頭大尾,頭部有黑色條紋,兩眼內緣上各有一白紋,軀幹有黑褐色的斑點。以鳥、鼠等小動物為食,常盜食家禽。
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“一之日於貉,取彼狐貍,為公子裘。”一本作“貍。”
孔穎達疏:“一之日往捕貉,取皮,庶人自以為裘;又取狐與貍之皮為公子之裘。”
2.泛指貓。
《韓非子·揚權》:“使雞司夜,令貍執鼠,皆用其能,上乃無事。”
晉葛洪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鼠住虎側,則貍犬不敢議。”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寄扇》:“繡戶蕭蕭,鸚鵡呼茶聲自巧;香閨悄悄,雪貍偎枕睡偏牢。”
3.犬科動物的一種。善爬樹,雜食性動物。
4.指狐貍。參見“貍德”。
5.古地名。
《戰國策·燕策二》:“明日又使燕攻陽城及貍。”
鮑彪註:“貍,燕地也。”
6.姓。
《國語·周語上》有貍姓。
韋昭註:“貍姓,丹朱之後也。”
簡體貍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貍字筆畫:14畫。
(貍,貍)
I
lí
ㄌ〡ˊ
〔《廣韻》裏之切,平之,來。〕
1.獸名。豹貓。也稱野貓、貍貓、貍子、山貓。
《說文·豸部》:“貍,伏獸,似貙。”
段玉裁註:“伏獸,謂善伏之獸……即俗所謂野貓。”
2.指家貓。
唐戎昱《苦哉行》之一:“彼鼠侵我廚,縱貍授粱肉。鼠雖為君卻,貍食自須足。”
II
mái
ㄇㄞˊ
〔《集韻》謨皆切,平皆,明。〕
通“埋”。
1.埋藏。
《管子·山至數》:“民不得以織為縿綃而貍之於地。”
《墨子·備城門》:“機長六尺,貍一尺。”
孫詒讓間詁:“貍,道藏本作‘貍’,下同。案貍,‘薶’之借字……薶,《備梯》篇作‘埋’,俗字。”
2.古代祭名。謂埋牲、玉、幣於地以祭山林川澤。
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貍、沈祭山林川澤。”
鄭玄註:“祭山林曰埋,川澤曰沈。”
賈公彥疏:“以其山林無水故埋之,川澤有水故沈之。”
孫詒讓正義:“貍、沈兼牲、玉、幣言之。”
III
yù
ㄩˋ
〔《集韻》紆勿切,入迄,影。〕
通“鬱”。
腐臭。
《周禮·天官·內饔》:“鳥皫色而沙鳴,貍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貍音鬱,徐於弗反。”
賈公彥疏:“皫,失色也;沙,澌也。鳥毛失色而鳴又澌,其肉氣必鬱。鬱,謂腐臭。”按,《禮記·內則》“貍”作“鬱”。
鄭玄註:“鬱,腐臭也。”
賈疏當以“貍”為“鬱”之借字,故徑就“鬱”字釋義。
阅读:156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