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紛

简体纷字的笔画:7画;繁體紛字筆畫:10畫。

(纷,纷)

fēn

ㄈㄣ

〔《广韵》抚文切,平文,敷。〕

“汾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丝带。

《书·顾命》:“玄纷纯,漆仍几。”

孔颖达疏:“纷则组之小别。

郑玄《周礼》注云:‘纷如绶,有文而狭者也。’然则纷、绶一物,小大异名。”

《周礼·春官·司几筵》:“设莞筵纷纯。”

郑玄注:“纷如绶,有文而狭者。”

《隋书·礼仪志六》:“官有绶者,则有纷,皆长八尺,广三寸,各随绶色。若服朝服则佩绶,服公服则佩纷。”

唐元稹《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》:“今人重轩冕,所重华与纷。”

2.旗上的飘带。

《文选·扬雄〈羽猎赋〉》:“靡日月之朱竿,曳彗星之飞旗,青云为纷,红蜺为缳。”

李善注引韦昭曰:“纷,旗旒也。”

3.盛多貌;众多貌。
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脩能。”

唐杜甫《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》:“勐将纷填委,庙谋蓄长策。”

元周伯琦《天马行应制作》:“我朝幅员古无比,朔方铁骑纷如螘。”

清秋瑾《寄徐伯荪》诗:“苍生纷痛哭,吾道例穷愁。”

4.乱;杂。

《墨子·尚同中》:“当此之时,本无有敢纷天子之教者。”

《楚辞·招魂》:“士女杂坐,乱而不分些;放敶组缨,班其相纷些。”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听不失一二者,不可乱以言;计不失本末者,不可纷以辞。”
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娇娜》:“公子曰:‘家君恐交游纷意念,故谢客耳。’”孙玉方《萌芽的启示》:“饱含浆液的嫩芽异彩纷呈,形态各异。”

5.纠纷;争执。

《老子》:“挫其锐,解其纷。”

《史记·滑稽列传序》:“谈言微中,亦可以解纷。”

宋岳珂《桯史·张紫微原芝》:“告我圣天子,承天之意,承祖宗之意,早定大计,惟一无贰,纷以贰起。”

6.参见“纷帨”。

7.姓。

战国有纷彊。见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。

阅读:1659

●〖汉字〗紛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紛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紜

⇛后一个汉字:級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