者
者字的笔画:8画;
zhě
ㄓㄜˇ
〔《广韵》章也切,上马,章。〕
1.代词。用在形容词、动词、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,组成“者”字结构,用以指代人、事、物。指代人。
《老子》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
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虽行不轨如厉王者,令不肯听,召之安可致乎?”隋江总《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》诗:“罕有知音者,空劳流水声。”
毛泽东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:“他们是农民中极艰苦者,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。”
2.代词。用在形容词、动词、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,组成“者”字结构,用以指代人、事、物。指代事或物。
《易·繫辞上》:“负也者,小人之事也。”
《论语·子罕》:“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”
《列子·说符》:“人取可食者而食之,岂天本为人生之?”宋王禹偁《黄州新建小竹楼记》:“黄冈之地多竹,大者如椽。”
3.代词。用在数词之后,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物。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。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此数四者,用兵之患也,而操皆冒行之。”
毛泽东《徵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》:“这二者那一种有利些,请加研究。”
4.代词。指示代词。相当于“这”。
《敦煌曲子词·望江南》:“我是曲江临池柳,者人折了那人攀,恩爱一时间。”
宋辛弃疾《丑奴儿近·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》词:“只消山水光中,无事过者一夏。”
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上:“臣奉玉皇敕,交陛下受者六般大礼。”
5.助词。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,表示停顿。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昔者,吾舅死于虎,吾夫又死焉,今吾子又死焉。”
《商君书·君臣》:“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,民乱而不治。”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今者久留陈蔡之间,诸大夫所设行者非仲尼之意。”
汉桓宽《盐铁论·晁错》:“日者,淮南、衡山修文学,招四方游士;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,讲议集论,着书数十篇。”
6.助词。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。
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我固知齐军怯,入吾地三日,士卒亡者过半矣。”
《后汉书·孔融传论》:“昔谏大夫郑昌有言:‘山有勐兽者,藜藿为之不採。’”唐韩愈《杂说》之四:“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”
7.助词。用于名词之后,标明语音上的停顿,并引出下文,常表示判断。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仁者,天下之表也;义者,天下之制也。”
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陈涉者,阳城人也,字涉。”
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”
唐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有蒋氏者,专其利三世矣。”
8.助词。用在句末,表示疑问。
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
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孟尝君忧之,问左右:‘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?’”汉王充《论衡·福虚》:“如在户,则宜高其户耳,谁而及之者?”
9.助词。用在句末,表示拟度。
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孔子于乡党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。”
《汉书·石奋传》:“建奏事于上前,即有可言,屏人乃言极切;至廷见,如不能言者。”
唐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言之,貌若甚戚者。”
10.助词。用在句末,表示命令、晓示或祈使语气。
唐陆贽《收河中后请罢兵状》:“令钦溆奏来者。”
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官人,你坐么,我说与你,休心困者!”元李直夫《虎头牌》第一摺:“叔叔去取行李,路上小心在意者!”
《西游记》第五二回:“行者叫道:‘泼魔出来!与老孙打者!’”按,“者”字此种用法起于何时,尚待详考;其显见载籍者,始于唐代。参阅吕叔湘《释〈景德传灯录〉中在、着二助词》。
11.助词。用于複合句前一分句,表示因果关係。
《孙子·虚实》:“攻而必取者,攻其所不守也。”
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吾妻之美我者,私我也;妾之美我者,畏我也;客之美我者,欲有求于我也。”
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人君无愚智贤不肖,莫不欲求忠以自为,举贤以自佐,然亡国破家相随属,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,其所谓忠者不忠,而所谓贤者不贤也。”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”
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》结论五:“所以要为召开‘八大’而斗争者,就是要把缺点、错误改正。”
12.助词。用于複合句前一分句,表示假设关係。
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公子曰:‘所不与舅氏同心者,有如白水!’”
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使其主有大失于上,臣有大罪于下,索国之不亡者,不可得也。”
13.连词。犹则。
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故秋霜降者草花落,水摇动者万物作,此必然之效也。”
元无名氏《小尉迟》第三摺:“父亲先去,待您孩儿再回军中,去拏的刘季真来,一者与父亲出力,二者也就做孩儿进身之礼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小船四只、一者护送,二者以备杂差。”
14.轻狂。
明冯梦龙《挂枝儿·者妓》:“一时甜如蜜,一时辣似椒,没定准的冤家也,看你者到何时了?”明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辨讹》:“今以称人之不老实者曰者。”
15.假借,藉口。
《西游记》第二六回:“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着,者着求医治树,单单了脱身走路,还顾得你和我哩!”
16.通“诸”。众。
《墨子·号令》:“官吏豪杰与计坚守者十人。”
毕沅校注:“二字旧倒,以意改。”
于省吾《双剑誃诸子新证·墨子四》:“毕改非是。者,古诸字……此本应读作官吏豪杰与计坚诸守士人。言官吏豪杰与计谋坚固诸守之士人也。”
汉桓宽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“者生无易由言,不顾其患,患至而后默,晚矣。”
徐德培集释:“者生即诸生也。”
17.通“诸”。犹之。
《吕氏春秋·离谓》:“亡国之主,不自以为惑,故与桀、纣、幽、厉皆也。然有亡者国,无二道矣。”
许维遹集释:“者与诸字古通。
《广雅·释言》:‘诸,之也。’然有亡者国,犹云然有亡之国。”
阅读:330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