宽舒
(宽舒,宽舒)
1.宽厚平和。
《管子·内业》:“见利不诱,见害不惧,宽舒而仁,独乐其身。”
《隶释·先生郭辅碑》:“其少也,孝友而悦学。其长也,宽舒如好施。”
明沉榜《宛署杂记·民风一》:“幽燕之地,自古号多豪杰……人性宽舒,风俗朴茂,蹈礼义而服声名。”
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》:“宋子则是强调仁,因而也就赞扬宽舒。”
2.宽鬆;从容。
汉陆贾《新语·辅政》:“尚勇者为悔近,温厚者行宽舒。”
《朱子语类》卷四:“某向说得较宽,又觉不切;今说较切,又少些宽舒意。”
清梅曾亮《赠林侍郎序》:“使官不病民,漕不病官,皆优游宽舒,应务有馀。”
范文澜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:“减轻赋税,节省徭役,让庶民的负担略为宽舒些。”
3.舒畅。
潘漠华《人间》:“做人,当有些苦恼,苦恼是做人的本质,所以请你也宽舒些吧!”沉从文《王谢子弟》:“我是来办正经事的,办好了事,心里宽舒了。”
4.宽敞舒适或舒展。
叶圣陶《潘先生在难中》二:“晴明的阳光照得一车通亮,可是不嫌燠热;坐位很宽舒,勉强要躺躺也可以。”
郭小川《万里长江横渡》诗:“我们的前程何等壮丽,何等宽舒!”
阅读:110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