寬舒

ok8.org > 詞典 > 寬舒

(寬舒,寬舒)

1.寬厚平和。

《管子·內業》:“見利不誘,見害不懼,寬舒而仁,獨樂其身。”

《隸釋·先生郭輔碑》:“其少也,孝友而悅學。其長也,寬舒如好施。”

明沈榜《宛署雜記·民風一》:“幽燕之地,自古號多豪傑……人性寬舒,風俗樸茂,蹈禮義而服聲名。”

郭沫若《十批判書·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》:“宋子則是強調仁,因而也就贊揚寬舒。”

2.寬鬆;從容。

漢陸賈《新語·輔政》:“尚勇者為悔近,溫厚者行寬舒。”

《朱子語類》卷四:“某向說得較寬,又覺不切;今說較切,又少些寬舒意。”

清梅曾亮《贈林侍郎序》:“使官不病民,漕不病官,皆優遊寬舒,應務有餘。”

範文瀾蔡美彪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二章第九節:“減輕賦稅,節省徭役,讓庶民的負擔略為寬舒些。”

3.舒暢。

潘漠華《人間》:“做人,當有些苦惱,苦惱是做人的本質,所以請你也寬舒些吧!”沈從文《王謝子弟》:“我是來辦正經事的,辦好了事,心裏寬舒了。”

4.寬敞舒適或舒展。

葉聖陶《潘先生在難中》二:“晴明的陽光照得一車通亮,可是不嫌燠熱;坐位很寬舒,勉強要躺躺也可以。”

郭小川《萬裏長江橫渡》詩:“我們的前程何等壯麗,何等寬舒!”

阅读:1213

●寬舒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