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鑑

鑑字的笔画:22画;

(鑑,鉴)

jiàn

ㄐ〡ㄢˋ

〔《广韵》格忏切,去鑑,见。〕

〔《广韵》古衔切,平衔,见。〕

“滥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鉴”。

1.古器名。形似大盆,有耳。青铜製,盛行于东周。或盛水,大的可作浴盆;或盛冰,用来冷藏食物。有时借为照影之用。

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:“我心匪鉴。”

毛传:“所以察形也。”

《周礼·天官·凌人》:“春始治鑑。”

郑玄注:“鑑,如甀。大口,以盛冰,置食物于中,以御温气。”

《宋书·礼志二》:“二庙夏祠用鑑盛冰,室一鑑,以御温气蝇蚋。”

明刘侗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·春场》:“至日纳冰窖中,鑑深二丈,冰以入,则固之,封如阜。”

2.指方诸。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。亦称“鑑诸”、“鑑燧”。

《周礼·秋官·司烜氏》:“以鉴取明水于月。”

郑玄注:“鉴,镜属,取水者,世谓之方诸。”

马衡《中国金石学概要》第三章一:“《西清古鑑》所录之蟠夔洗,《续鑑》所录之蟠虺洗,一径二尺馀,一径尺馀,皆鑑也。”

3.镜子。(1)多为青铜製成。有的刻有铭文,用以自戒。

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鑑明则尘垢不止,止则不明也。”

成玄英疏:“鑑,镜也。”

宋司马光《初见白髮慨然感怀》诗:“留为鑑中铭,晨夕思乾乾。”

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西学》:“古云:临鑑立影。”(2)即阳燧。铜或铜锡合金製成的向日取火的凹镜。

宋宋祁《宋景文公笔记·杂说》:“鑑向日而火至,方诸向月而水至。”(3)古人衣带上的装饰物,一种小镜子。

《左传·定公六年》:“昭公之难,君将以文之舒鼎,成之昭兆,定之鞶鑑;苟可以纳之,择用一焉。”

杜预注:“鞶带而以镜为饰也。今西方羌胡犹然,古之遗服。”一说一种玉饰。

杨树达《积微居读书记·读〈左传·庄公〉》:“鑑以玉为之也。”

4.光,光泽。

唐韩愈孟郊《城南联句》:“貌鑑清溢匣,眸光寒发硎。”

钱仲联集释引孙汝听曰:“貌鑑者,有光可以鑑也。”

5.比喻明洁如镜的水面。

宋范仲淹《出守桐庐道中》诗:“沧浪清可爱,白鸟鑑中飞。”

宋秦观《游龙瑞宫次程公韵》:“莓径翠依屏上转,藕花红绕鑑中开。”

6.照;映照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献车于季武子,美泽可以鑑。”

杜预注:“光鑑形也。”

三国魏阮籍《咏怀》之一:“薄帷鉴明月,清风吹我襟。”

清魏源《武林纪游》诗之一:“如镜受呵气,难鑑西施鬟。”

鲁迅《朝花夕拾·藤野先生》:“也有解散辫子,盘得平的,除下帽来,油光可鉴。”

7.照察,审辨。

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其奖拔士人,皆如所鉴。”

唐韩愈《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》:“圣明所鉴,毫髮无遗。”

《天雨花》第十一回:“吾兄不必来推託,伏惟满饮鉴微诚。”

8.指照察审辨的能力。

晋袁宏《后汉纪·灵帝纪上》:“陈留人韩卓有知人之鉴。”
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养气》:“凡童少鉴浅而志盛,长艾识坚而气衰。”

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崔秀才》:“知人之鑑,不易明也。”

章炳麟《箴新党论》:“若夫汝南许劭,名有臧否人伦之鉴,而与其兄许靖不协。”

9.引为教训的事。

《诗·大雅·荡》:“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”

10.指引为教训。

《南史·后妃传序》:“梁武拨乱反正,深鉴奢逸。”

《朱子语类》卷四十:“盖子路所言却是实地,二子却鉴他子路为夫子所哂,故退后说。”

清魏源《寰海后》诗之二:“六州铸错休重错,几见前车鑑后图。”

11.敬词。旧式书信用在开头称呼之后,表示请人看信。如大鉴、台鉴、钧鉴。

12.编年史的一种名称。

清冯桂芬《〈明纪〉序》:“编年之名亦有二,曰鑑,曰纪。”

金一《文学观》:“纪传变而为鑑,为纲目,为本末体。”

13.通“监”。参见“鑑寐”、“鑑昧”。

14.姓。

明有鑑桑。见明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僻姓》。

阅读:1184

标签: 杨树 植物

●〖汉字〗鑑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鑑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鑒

⇛后一个汉字:鑐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