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挻

挻字的笔画:9画;

shān

ㄕㄢ

〔《广韵》式连切,平仙,书。〕

1.长。与短相对。

《说文·手部》:“挻,长也。”

徐锴繫传:“《诗》曰:‘松桷有挻。’”段玉裁注:“挻,长貌……自写《诗》者讹从木作梴,又以梴窜入《说文·木部》,而终古长误矣。”按,今本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作“梴”。

明徐光启《农政全书》卷三七:“凡树,欲取材,如椐、榆、杉、柏之类,可令挻枝无旁枝。”

2.揉;和。
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譬犹陶人为器也,揲挻其土而不益厚,破乃愈疾。”

汉马融《长笛赋》:“丸挻凋琢,刻镂鑽笮。”

3.引申为陶冶。
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宗经》:“义既挻乎性情,辞亦匠于文理。”参见“挻埴”。

4.延及;引。

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凶德相挻,祸败用成。”

《晋书·慕容暐载记论》:“况乎放命挻祸,距战发其狼心。”

《新唐书·刘蕡传》:“凶丑朋挻,外胁群臣,内掣侮天子。”

宋叶适《法度总论二》:“虚文相挻,浮论相倚。”

明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》:“骜闻而大惕,畏其挻己也。”

5.篡取;夺取。

汉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故见利则逝,见便则夺;主上有败,则因而挻之矣。”

严复《原强》:“一旦形势既去,法所不行,则独知有利而已矣,其起而挻之,又其所也,复何怪乎!”

阅读:974

●〖汉字〗挻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挻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挼

⇛后一个汉字:挺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