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
品字的笔画:9画;
p·n
ㄆ〡ㄣˇ
〔《广韵》丕饮切,上寝,滂。〕
1.众多。参见“品物”、“品类”。
2.事物的种类。
《易·巽》:“六四,悔亡,田获三品。”
孔颖达疏:“三品者,一曰乾豆,二曰宾客,三曰充君庖厨也。”
《后汉书·袁京传》:“朝廷以逢尝为三老,特优礼之,赐以珠画特诏祕器,饭含珠玉二十六品。”
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方物》:“赵郡李述着《庆曆花品》,以叙吴中之盛,凡四十二品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十九回:“米有几样?果有几品?”
3.物品,物件。
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笾豆之荐,水土之品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谓笾豆所充实之物,皆是水土所生品类,非人所常食也。”
唐慧净《杂言》诗:“扰扰三界溺邪津,浑浑万品忘真匠。”
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前由东京铺子寄到小孩衣裤各一事,知係兄见惠之品,甚感谢。”
4.等级,等第。
《书·舜典》:“百姓不亲,五品不逊。”
孔颖达疏:“品,谓品秩也,一家之内尊卑之差。”
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故约,汉常遣翁主,给缯絮食物有品,以和亲,而匈奴亦不复扰边。”
颜师古注:“品谓等差也。”
《宋书·恩倖传序》:“刘毅所云‘下品无高门,上品无贱族’者也。”
唐韩愈《原性》:“性之品有三,而其所以为性者五。”
5.我国封建社会官吏的等级。
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内官不过九御,外官不过九品。”
唐韩愈《秘书少监独孤府君墓志铭》:“﹝元和﹞七年,以考功知制诰入谢,因赐五品服。”
宋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五:“汉制自中二千石至百石为十二等,魏更为九品,梁为十八班,陈复为品,后周更为九命,隋复为品,逮今不改。”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二:“做了官了。生产委员算几品?”参见“品级”。
6.品性,品格。
明徐渭《〈李伯子画册〉序》:“其为品则画家所称精神与逸靡不具。”
郁达夫《盛夏闲居彷渔洋例成诗八首·钱牧斋》:“虞山才力轶前贤,可惜风流品未全。”
7.标准。
《汉书·酷吏传·咸宣》:“群盗起不发觉,发觉而弗捕满品者,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。”
颜师古注:“品,率也,以人数为率也。”
8.按一定的标准、等第安排。
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品其百笾,修其簠簋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铨赋》:“丽辞雅意,符采相胜,如组织之品朱紫,画绘之着玄黄。”
9.评价,衡量。
南朝宋颜延之《赭白马赋》:“料武艺,品骁腾。”
宋欧阳修《南省试策》之一:“有立中正以品功伐之高下。”
明张居正《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》:“体访得实,不必品其文艺。”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四:“他和他的那个组,打地,评等级,品好赖,噼青苗……整整地忙了五天。”
10.演奏乐器。
前蜀韦庄《玉楼春》词:“堪爱晚来韶景甚,宝柱秦筝方再品。”
宋孙光宪《浣溪沙》词:“早是消魂残烛影,更愁闻着品絃声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十二回:“品了三通画角,发了三通擂鼓。”
11.品尝;体味。
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十二:“室内悄悄的,只见大家细细在品咖啡的滋味。”
峻青《海啸》第三章四:“她品不出小马的话味。”
12.佛经的篇章。梵语“跋渠”,意译为“品”。
南朝齐王屮《头陀寺碑文》:“故能使三十七品有樽俎之师,九十六种无藩篱之固。”
明宋濂《新刻愣伽经序》:“经凡一百五十一品,兹所存者,特其一尔。”
清龚自珍《正译第七》:“我,阿难自我也;闻,阿难自闻也。某品某品,皆阿难所定也。”
13.谓相同;齐等。
《汉书·李寻传》:“臣闻月者,众阴之长,销息见伏,百里为品。”
颜师古注引孟康曰:“品,同也。言百里内数度同也。”
14.指琵琶、月琴等弦乐器上的弦枕木。亦称“柱”。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八回:“就把怎的拨弦;怎的按品……指使的他眼耳手口随了一个心。”参见“品柱”。
15.三“口”合成“品”字,故常用作“三”的隐语。参见“品胎”。
16.姓。
明有品嵒。见《万姓统谱》。
阅读:18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