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品

品字的筆畫:9畫;

p·n

ㄆ〡ㄣˇ

〔《廣韻》丕飲切,上寢,滂。〕

1.眾多。參見“品物”、“品類”。

2.事物的種類。

《易·巽》:“六四,悔亡,田獲三品。”

孔穎達疏:“三品者,一曰乾豆,二曰賓客,三曰充君庖廚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袁京傳》:“朝廷以逢嘗為三老,特優禮之,賜以珠畫特詔祕器,飯含珠玉二十六品。”

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方物》:“趙郡李述著《慶曆花品》,以敘吳中之盛,凡四十二品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十九回:“米有幾樣?果有幾品?”

3.物品,物件。

《禮記·郊特牲》:“籩豆之薦,水土之品也。”

孔穎達疏:“謂籩豆所充實之物,皆是水土所生品類,非人所常食也。”

唐慧凈《雜言》詩:“擾擾三界溺邪津,渾渾萬品忘真匠。”

魯迅《書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前由東京鋪子寄到小孩衣褲各一事,知係兄見惠之品,甚感謝。”

4.等級,等第。

《書·舜典》:“百姓不親,五品不遜。”

孔穎達疏:“品,謂品秩也,一家之內尊卑之差。”

《漢書·匈奴傳上》:“故約,漢常遣翁主,給繒絮食物有品,以和親,而匈奴亦不復擾邊。”

顏師古註:“品謂等差也。”

《宋書·恩倖傳序》:“劉毅所雲‘下品無高門,上品無賤族’者也。”

唐韓愈《原性》:“性之品有三,而其所以為性者五。”

5.我國封建社會官吏的等級。

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內官不過九禦,外官不過九品。”

唐韓愈《秘書少監獨孤府君墓誌銘》:“﹝元和﹞七年,以考功知制誥入謝,因賜五品服。”

宋趙彥衛《雲麓漫鈔》卷五:“漢制自中二千石至百石為十二等,魏更為九品,梁為十八班,陳復為品,後周更為九命,隋復為品,逮今不改。”
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十二:“做了官了。生產委員算幾品?”參見“品級”。

6.品性,品格。

明徐渭《〈李伯子畫冊〉序》:“其為品則畫家所稱精神與逸靡不具。”

郁達夫《盛夏閑居仿漁洋例成詩八首·錢牧齋》:“虞山才力軼前賢,可惜風流品未全。”

7.標準。

《漢書·酷吏傳·鹹宣》:“群盜起不發覺,發覺而弗捕滿品者,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。”

顏師古註:“品,率也,以人數為率也。”

8.按一定的標準、等第安排。

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品其百籩,修其簠簋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銓賦》:“麗辭雅意,符采相勝,如組織之品朱紫,畫繪之著玄黃。”

9.評價,衡量。

南朝宋顏延之《赭白馬賦》:“料武藝,品驍騰。”

宋歐陽修《南省試策》之一:“有立中正以品功伐之高下。”

明張居正《請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疏》:“體訪得實,不必品其文藝。”
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十四:“他和他的那個組,打地,評等級,品好賴,劈青苗……整整地忙了五天。”

10.演奏樂器。

前蜀韋莊《玉樓春》詞:“堪愛晚來韶景甚,寶柱秦箏方再品。”

宋孫光憲《浣溪沙》詞:“早是消魂殘燭影,更愁聞著品絃聲。”

《水滸傳》第十二回:“品了三通畫角,發了三通擂鼓。”

11.品嘗;體味。

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十二:“室內悄悄的,隻見大家細細在品咖啡的滋味。”

峻青《海嘯》第三章四:“她品不出小馬的話味。”

12.佛經的篇章。梵語“跋渠”,意譯為“品”。

南朝齊王屮《頭陀寺碑文》:“故能使三十七品有樽俎之師,九十六種無藩籬之固。”

明宋濂《新刻楞伽經序》:“經凡一百五十一品,茲所存者,特其一爾。”

清龔自珍《正譯第七》:“我,阿難自我也;聞,阿難自聞也。某品某品,皆阿難所定也。”

13.謂相同;齊等。

《漢書·李尋傳》:“臣聞月者,眾陰之長,銷息見伏,百裏為品。”

顏師古註引孟康曰:“品,同也。言百裏內數度同也。”

14.指琵琶、月琴等弦樂器上的弦枕木。亦稱“柱”。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八回:“就把怎的撥弦;怎的按品……指使的他眼耳手口隨了一個心。”參見“品柱”。

15.三“口”合成“品”字,故常用作“三”的隱語。參見“品胎”。

16.姓。

明有品嵒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

阅读:1821

●品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