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氂

氂字的笔画:15画;

(氂,牦)

I

máo

ㄇㄠˊ

〔《广韵》莫袍切,平豪,明。〕

1.氂牛尾。

《说文·犛部》:“氂,犛牛尾也。”

段玉裁注:“旄牛即犛牛,犛牛之尾名氂。以氂为幢曰旄。因之呼氂为旄……呼犛牛为旄牛。凡云旄牛尾者是也。”

2.泛指兽尾。

清徐侃《游李氏松园记》:“有长松数百株,皆偃蹇屹立,枝樛曲向上,叶如氂,团簇满林中。”参见“毫氂”。

3.氂牛。

《逸周书·世俘》:“武王狩,禽虎二十有二,猫二,糜五千二百三十五,犀十有二,氂七百二十有一。”

朱右曾校释:“氂状如牛,尾有朱有白,可为旄。”

4.长毛。

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昌以氂悬虱于牖,南面而望之。旬日之间,浸大也。”

《元史·顺帝纪九》:“﹝至正二十五年夏五月﹞甲子,京师天雨氂,长尺许。”

5.指有弹性的硬毛。

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上》:“天汉元年三月,天雨白毛;三年八月,天雨白氂。”

颜师古注:“凡言氂者,毛之强曲者也。”

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﹝王莽﹞好厚履高冠,以氂装衣。”

颜师古注:“毛之强者曰氂,以装褚衣中,令其张起也。”

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“﹝岑熙﹞视事二年,舆人歌之曰:‘我有枳棘,岑君伐之。我有蟊贼,岑君遏之。狗吠不惊,足下生氂。’”

6.指毛毯一类织物。

《尔雅·释言》:“氂,罽也。”

邢昺疏:“毛氂所以为罽……胡人续羊毛而作衣,然则罽者,织毛为之,若今之毛氍毹。”

《书·禹贡》“熊罴狐狸织皮”孔颖达疏引三国魏孙炎曰:“毛氂为罽。”

II

ㄌ〡ˊ

〔《广韵》里之切,平之,来。〕

“釐”的古字。

古代长度单位,“分”的十分之一。

汉贾谊《新书·六术》:“十氂为分,十分为寸。”

《晋书·律曆志上》:“部郎刘秀、邓昊等以律作笛……二尺八寸四分四氂应黄锺之律。”

清赵翼《陔馀丛考·釐氂》:“权度皆以毫毛起数,其字本应从‘毛’,而反谓‘釐’字传写之误,未免臆说。”

阅读:1304

●〖汉字〗氂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氂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氃

⇛后一个汉字:氁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