鎔
鎔字的笔画:18画;
(鎔,镕)
róng
ㄖㄨㄥˊ
〔《广韵》馀封切,平锺,以。〕
1.熔铸金属的模具。
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夫上之化下,下之从上……犹金之在鎔,唯冶者之所铸。”
颜师古注:“鎔,谓铸器之模范也。”
汉王符《潜夫论·德化》:“中民之生世也,犹铄金之在鑪也,从笃变化,惟冶所为,方圆薄厚,随鎔制尔。”
清宋大樽《茗香诗论》一:“金之在鎔,惟冶者之所铸,质化以我之形。”
2.比喻规范,模式。
元耶律楚材《兰仲文寄诗二十六韵勉和以谢之》:“养如邹轲气,成自仲尼鎔。”
3.后作“熔”。给金、石等加热使变成液态。
南朝陈徐陵《天台山馆徐则法师碑》:“王粒虽软,金膏未鎔。”
明沉周《石田杂记》:“凡画上涴墨,用广胶鎔成浓汁,绵布醮之。”
清王韬《瓮牖馀谈·海岛火山》:“在山顶上忽开一穴,将石烧鎔,如水流出。”
4.引申为融化,融合。
清周济《〈宋四家词选〉序论》:“耆卿鎔情入景,故澹远;方回鎔景入情,故穠丽。”
5.后作“熔”。熔铸。
唐韩愈《镜潭》诗:“非铸复非鎔,泓澄忽此逢。”
清阮元《小沧浪笔谈》卷三:“镜二枚……不惟尺寸花样相符,即第三句第三字模煳,亦不爽毫髮,然后知为一笵所鎔。”
6.后作“熔”。比喻写作时融化提炼内容;炼意。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辨骚》:“虽取鎔经旨,亦自铸伟词。”
黄侃札记:“异于经典者,固由自铸其词;同于《风》《雅》者,亦再经鎔炼,非徒貌取而已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鎔裁》:“规范本体谓之鎔。”
詹鉠义证:“‘鎔’是冶金,比喻对内容的提炼,就是通常所说的炼意。‘裁’是裁衣,比喻剪裁浮辞,就是通常所说的炼辞。”
7.后作“熔”。比喻陶冶,造就。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议对》:“酌三五以鎔世,而非迂缓之高谈。”
《清史稿·礼志五》:“俾习礼仪,鎔气质。”
8.矛属之一种。
《急就篇》卷三:“鈒戟铍鎔剑镡鍭。”
《广雅·释器》:“鎔,铍也。”
王念孙疏证:“铍之言破也。
《方言》:‘锬谓之铍。’郭注云:‘今江东呼大矛为铍。’”
阅读:137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