峽
简体峡字的笔画:9画;繁體峽字筆畫:10畫。
(峡,峡)
xiá
ㄒ〡ㄚˊ
〔《广韵》侯夹切,入洽,匣。〕
1.两山夹水处。
《文选·左思〈蜀都赋〉》:“经三峡之峥嵘,蹑五屼之蹇滻。”
刘逵注:“三峡,巴东永安县,有高山相对,相去可二十丈左右,崖甚高,人谓之峡,江水过其中。”
晋郭璞《江赋》:“若乃巴东之峡,夏后疏凿,绝岸万丈,壁立赮駮。”
唐杜甫《雨晴》诗:“雨时山不改,晴罢峡如新。”
仇兆鳌注:“山峭夹水曰峡。”
2.指两山之间。
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逍遥于广泽之中,而彷洋于山峡之旁。”
高诱注:“两山之间为峡。”一本作“岬”。
唐王维《桃源行》:“峡里谁知有人事,世中遥望空云山。”
3.狭窄。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四》:“历北出东崤,通谓之函谷关也。邃岸天高,空谷幽深,涧道之峡,车不方轨,号曰天险。”
《说文·阜部》“陕,隘也”清王筠句读:“亦作‘峡’。”
4.特指长江三峡。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桓公入峡,绝壁天悬,腾波迅急。”
《新唐书·李叔明传》:“梁崇义阻命,诏引兵下峡,战荆门,败其众。”
阅读:128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