搆
搆字的笔画:13画;
(搆,构)
I
gòu
ㄍㄡˋ
〔《广韵》古候切,去候,见。〕
1.架屋;营造。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故人主之于国事也,皆不达乎工匠之搆屋张弓也。”
唐元稹《西斋小松》诗之一:“但恐厦终搆,藉君当奈何。”
金刘从益《乐山松》诗:“明堂几时搆,唤起苍髯翁。”
清纳兰性德《满江红·茅屋新成却赋》词:“问我何心,却搆此三楹茅屋?”
2.造成;结成。
《韩非子·存韩》:“今杀臣于韩,则大王不足以强,若不听臣之计,则祸必搆矣。”
《史记·黥布列传》:“事已搆,可遂杀楚使者,无使归,而疾走汉并力。”
《南史·刘湛传》:“﹝义恭﹞欲专政事,每为湛所裁。主佐之间,嫌隙遂搆。”
元萨都剌《过贾似道废宅》诗:“社稷无人物,湖山搆祸胎。”
3.交结。
《国语·晋语三》:“穆公归,至于王城,合大夫而谋曰:‘杀晋君,与逐出之,与以归之,与复之,孰利?’公子絷曰:‘杀之利,逐之,恐搆诸侯。’”南朝梁何逊《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》诗:“夙昔搆良游,接膝同懽志。”
4.谓连接。
杨朔《锦绣山河》:“范子美弄得前不搆村,后不搆店,一时走头无路。”
5.构思;创作。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神思》:“子建援牍如口诵,仲宣举笔似宿搆。”
宋林逋《诗家》诗:“千篇如可搆,聊儗当豪华。”
明沉颢《画麈·命题》:“故伸毫搆景,无非拈出自家面目。”
6.指作品。
7.诬陷。
《汉书·淮南厉王刘长传》:“故辟阳侯孙审卿善丞相公孙弘,怨淮南厉王杀其大父,阴求淮南事而搆之于弘。”
唐白居易《读史》诗之四:“巧言搆人罪,至死人不疑。”
宋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一:“其(李筠)子以头击地曰:‘此何言!必有谗人搆臣父耳。’”清赵执信《谈龙录》序:“既家居,久之,或搆诸司寇,浸见疏薄。”
8.离间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田豫传》:“凡逋亡姦宄,为胡作计不利官者,豫皆搆刺搅离,使凶邪之谋不遂,聚居之类不安。”参见“搆离”。
9.和解。
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二国不得兵,怒而反。已乃知文侯以搆于己,乃皆朝魏。”
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翟璜,魏王之臣也,而善于韩,乃召韩兵令之攻魏,因请为魏王搆之,以自重也。”
王先慎集解:“搆,讲也。”
10.通“遘”。遇见;遇到。
晋葛洪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遂令元伯、巨卿之好,独着于昔;张耳、陈馀之变,屡搆于今。”
宋张咏《悼蜀四十韵》:“四野搆豺狼,五亩孰耕凿。”
11.通“媾”。指男女交合。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与接为搆,日以心斗。”
陆德明释文:“司马云:人道交接,搆结驩爱也。”参见“搆精”。
12.挤取乳汁;乳汁。
《百喻经·搆驴乳喻》:“昔边国人不识于驴,闻他说言驴乳甚美,都无识者。尔时诸人得一父驴,欲搆其乳,诤共捉之。”
13.通“购”。购买。
唐李白《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》:“誓捨珍物,搆求名工,图金创端,绘银设像。”
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长安》:“宅后造起一座园亭,重价搆取名花异卉,巧石奇峰,粧成景致。”
清周亮工《书影》卷八:“近从陈开仲搆得宋晁无咎抄本《鸡肋集》七十卷。”
II
gōu
ㄍㄡ
〔《集韵》居侯切,平侯,见。〕
1.牵,引。
《集韵·平侯》:“搆,牵也。”
明李开先《宝剑记》第四十齣:“天下人心不平,又搆惹的边庭上不得宁静。”
2.通“篝”。参见“搆火”。
阅读:136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