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搆

搆字的筆畫:13畫;

(搆,構)

I

gòu

ㄍㄡˋ

〔《廣韻》古候切,去候,見。〕

1.架屋;營造。

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故人主之於國事也,皆不達乎工匠之搆屋張弓也。”

唐元稹《西齋小松》詩之一:“但恐廈終搆,藉君當奈何。”

金劉從益《樂山松》詩:“明堂幾時搆,喚起蒼髯翁。”

清納蘭性德《滿江紅·茅屋新成卻賦》詞:“問我何心,卻搆此三楹茅屋?”

2.造成;結成。

《韓非子·存韓》:“今殺臣於韓,則大王不足以強,若不聽臣之計,則禍必搆矣。”

《史記·黥布列傳》:“事已搆,可遂殺楚使者,無使歸,而疾走漢並力。”

《南史·劉湛傳》:“﹝義恭﹞欲專政事,每為湛所裁。主佐之間,嫌隙遂搆。”

元薩都剌《過賈似道廢宅》詩:“社稷無人物,湖山搆禍胎。”

3.交結。

《國語·晉語三》:“穆公歸,至於王城,合大夫而謀曰:‘殺晉君,與逐出之,與以歸之,與復之,孰利?’公子縶曰:‘殺之利,逐之,恐搆諸侯。’”南朝梁何遜《霖雨不晴懷郡中遊聚》詩:“夙昔搆良遊,接膝同懽誌。”

4.謂連接。

楊朔《錦繡山河》:“範子美弄得前不搆村,後不搆店,一時走頭無路。”

5.構思;創作。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神思》:“子建援牘如口誦,仲宣舉筆似宿搆。”

宋林逋《詩家》詩:“千篇如可搆,聊儗當豪華。”

明沈顥《畫麈·命題》:“故伸毫搆景,無非拈出自家面目。”

6.指作品。

7.誣陷。

《漢書·淮南厲王劉長傳》:“故辟陽侯孫審卿善丞相公孫弘,怨淮南厲王殺其大父,陰求淮南事而搆之於弘。”

唐白居易《讀史》詩之四:“巧言搆人罪,至死人不疑。”

宋司馬光《涑水記聞》卷一:“其(李筠)子以頭擊地曰:‘此何言!必有讒人搆臣父耳。’”清趙執信《談龍錄》序:“既家居,久之,或搆諸司寇,浸見疏薄。”

8.離間。

《三國誌·魏誌·田豫傳》:“凡逋亡姦宄,為胡作計不利官者,豫皆搆刺攪離,使兇邪之謀不遂,聚居之類不安。”參見“搆離”。

9.和解。

《韓非子·說林下》:“二國不得兵,怒而反。已乃知文侯以搆於己,乃皆朝魏。”

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下》:“翟璜,魏王之臣也,而善於韓,乃召韓兵令之攻魏,因請為魏王搆之,以自重也。”

王先慎集解:“搆,講也。”

10.通“遘”。遇見;遇到。

晉葛洪《抱樸子·交際》:“遂令元伯、巨卿之好,獨著於昔;張耳、陳餘之變,屢搆於今。”

宋張詠《悼蜀四十韻》:“四野搆豺狼,五畝孰耕鑿。”

11.通“媾”。指男女交合。

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與接為搆,日以心鬥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司馬雲:人道交接,搆結驩愛也。”參見“搆精”。

12.擠取乳汁;乳汁。

《百喻經·搆驢乳喻》:“昔邊國人不識於驢,聞他說言驢乳甚美,都無識者。爾時諸人得一父驢,欲搆其乳,諍共捉之。”

13.通“購”。購買。

唐李白《金銀泥畫西方凈土變相贊》:“誓捨珍物,搆求名工,圖金創端,繪銀設像。”

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長安》:“宅後造起一座園亭,重價搆取名花異卉,巧石奇峰,粧成景致。”

清周亮工《書影》卷八:“近從陳開仲搆得宋晁無咎抄本《雞肋集》七十卷。”

II

gōu

ㄍㄡ

〔《集韻》居侯切,平侯,見。〕

1.牽,引。

《集韻·平侯》:“搆,牽也。”

明李開先《寶劍記》第四十齣:“天下人心不平,又搆惹的邊庭上不得寧靜。”

2.通“篝”。參見“搆火”。

阅读:1366

●搆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