仍
仍字的笔画:4画;
réng
ㄖㄥˊ
〔《广韵》如乘切,平蒸,日。〕
1.因,就此。
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:“铺敦淮濆,仍执丑虏。”
毛传:“仍,就。”
孔颖达疏:“《释诂》云:‘仍,因也.’因是就之义也。”
2.依照;沿袭。
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廌用玉豆凋篹,爵用玉琖仍凋。”
郑玄注:“因爵之形为之饰也。”
唐李白《化城寺大钟铭》序:“莫不配美金鼎,增辉宝坊,仍事作製,岂徒然也。”
《新唐书·傅弈传》:“时国制草具,多仍隋旧,弈谓承乱世之后,当有变更。”
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》:“有守成不变之人,即大仍其意,小变其形,自成一家。”
鲁迅《书信集·致台静农》:“盖近几年来,域外奇书,沙中残楮,虽时时介绍于中国,但尚无需因此大改《史略》,故多仍之。”
3.接续;连续。
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观炎气之相仍兮,窥烟液之所积。”
王逸注:“相仍者,相从也。”
《新唐书·吴凑传》:“文敬太子、义章公主仍薨,帝悼念,厚葬之。”
宋杨万里《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》:“旧雨仍新雨,今年胜去年。”
《宋史·仁宗纪四》:“壬子,诏以蝗涝相仍,敕转运使、提点刑狱督州县振济。”
4.一再;频繁。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晋仍无道而鲜胄,其将失之矣。”
韦昭注:“仍,数也。”
《后汉书·王允传》:“自岁末以来,太阳不照,霖雨积时,月犯执法,彗孛仍见。”
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祸乱滔天,姦逆仍起,至乃幽废重宫,宗庙圮绝。”
宋梅尧臣《依韵和希深游大字院》:“杖屦恣游遨,池塘仍感慨。”
5.乃,于是。
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赞》:“淮南衡山亲为骨肉……而专挟邪僻之计,谋为畔逆,仍父子再亡国,各不终其身。”
《南史·宋武帝纪》:“初,帝平齐,仍有定关、洛意。”
《元史·世祖纪四》:“滨棣万户韩世安,坐私储粮食……有司屡以为言,诏诛之,仍籍其家。”
6.又;且。
宋梅尧臣《周仲章通判润州》诗:“已免卑湿忧,仍离鴞鵩恶。”
宋李纲《乞修边备添置参谋编修官札子》:“欲望圣慈许臣辟置参谋官四员于职事官中,不拘官资,高下兼充;仍添置编修官二员,共措画条具,以时推行。”
宋杨万里《和谢张功父》:“老夫最爱嚼香雪,不但解酲仍涤热。”
7.仍然;还是。
赵树理《小二黑结婚》二:“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,虽然已经四十五岁,却偏爱当个老来俏,小鞋上仍要绣花,裤腿上仍要镶边。”
8.见“仍仍”。
9.古国名。
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夏桀为仍之会,有缗叛之。”
杜预注:“仍、缗皆国名。”
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生少康焉,为仍牧正。”
阅读:145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