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仍

仍字的筆畫:4畫;

réng

ㄖㄥˊ

〔《廣韻》如乘切,平蒸,日。〕

1.因,就此。

《詩·大雅·常武》:“鋪敦淮濆,仍執醜虜。”

毛傳:“仍,就。”

孔穎達疏:“《釋詁》雲:‘仍,因也.’因是就之義也。”

2.依照;沿襲。

《禮記·明堂位》:“廌用玉豆雕篹,爵用玉琖仍雕。”

鄭玄註:“因爵之形為之飾也。”

唐李白《化城寺大鐘銘》序:“莫不配美金鼎,增輝寶坊,仍事作製,豈徒然也。”

《新唐書·傅弈傳》:“時國制草具,多仍隋舊,弈謂承亂世之後,當有變更。”

清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》:“有守成不變之人,即大仍其意,小變其形,自成一家。”

魯迅《書信集·致臺靜農》:“蓋近幾年來,域外奇書,沙中殘楮,雖時時介紹於中國,但尚無需因此大改《史略》,故多仍之。”

3.接續;連續。

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:“觀炎氣之相仍兮,窺煙液之所積。”

王逸註:“相仍者,相從也。”

《新唐書·吳湊傳》:“文敬太子、義章公主仍薨,帝悼念,厚葬之。”

宋楊萬裏《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》:“舊雨仍新雨,今年勝去年。”

《宋史·仁宗紀四》:“壬子,詔以蝗澇相仍,敕轉運使、提點刑獄督州縣振濟。”

4.一再;頻繁。

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晉仍無道而鮮胄,其將失之矣。”

韋昭註:“仍,數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王允傳》:“自歲末以來,太陽不照,霖雨積時,月犯執法,彗孛仍見。”

《晉書·惠帝紀》:“禍亂滔天,姦逆仍起,至乃幽廢重宮,宗廟圮絕。”

宋梅堯臣《依韻和希深遊大字院》:“杖屨恣遊遨,池塘仍感慨。”

5.乃,於是。

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贊》:“淮南衡山親為骨肉……而專挾邪僻之計,謀為畔逆,仍父子再亡國,各不終其身。”

《南史·宋武帝紀》:“初,帝平齊,仍有定關、洛意。”

《元史·世祖紀四》:“濱棣萬戶韓世安,坐私儲糧食……有司屢以為言,詔誅之,仍籍其家。”

6.又;且。

宋梅堯臣《周仲章通判潤州》詩:“已免卑濕憂,仍離鴞鵩惡。”

宋李綱《乞修邊備添置參謀編修官劄子》:“欲望聖慈許臣辟置參謀官四員於職事官中,不拘官資,高下兼充;仍添置編修官二員,共措畫條具,以時推行。”

宋楊萬裏《和謝張功父》:“老夫最愛嚼香雪,不但解酲仍滌熱。”

7.仍然;還是。

趙樹理《小二黑結婚》二:“三仙姑卻和大家不同,雖然已經四十五歲,卻偏愛當個老來俏,小鞋上仍要繡花,褲腿上仍要鑲邊。”

8.見“仍仍”。

9.古國名。

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夏桀為仍之會,有緡叛之。”

杜預註:“仍、緡皆國名。”

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“生少康焉,為仍牧正。”

阅读:1454

●仍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