埤
埤字的笔画:11画;
I
pí
ㄆ〡ˊ
〔《广韵》符支切,平支,并。〕
1.重;厚。参见“埤益”。
2.增益,增补。
南朝宋鲍照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:“削长埤短,可数百里。”
《梁书·武帝纪中》:“明堂地势卑湿,未称乃心,外可量就埤起,以尽诚敬。”
II
pì
ㄆ〡ˋ
〔《集韵》匹计切,去霁,滂。〕
1.城上呈凹凸形的矮墙。
《商君书·赏刑》:“﹝晋﹞举兵伐曹五鹿,及反郑之埤,东卫之亩,胜荆人于城濮。”
高亨注:“朱说:‘……韦昭注:反,拨也。陴,城上女垣。’按,反即推倒之意。陴与埤通,是城上的短牆。”
《北齐书·祖珽传》:“珽不关城门,守埤者皆令下城静坐。”
《新唐书·来瑱传》:“贼攻颍川,方积粟多,瑱完埤自如,手射贼,皆应弦仆。”
2.泛指短墙或短篱。
唐杜甫《题省中壁》诗:“掖垣竹埤梧十寻,洞门对霤常阴阴。”
III
bēi
ㄅㄟ
〔《字彙》布眉切〕
低下;低矮。
《荀子·宥坐》:“其流也,埤下裾拘,必循其理,似义。”
杨倞注:“埤,读为卑。”
《晋书·愍怀太子遹传》:“爱埤车小马,令左右驰骑。”
明张煌言《山头重建海塘碑记》:“凡埤者崇之,圮者累之,阙者修之,薄者丰之。”
IV
bì
ㄅ〡ˋ
〔《集韵》部靡切,上纸,并。〕
低洼潮湿之地。
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拱木不生危,松柏不生埤。”
阅读:128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