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
背字的笔画:9画;
(参见揹)
I
bèi
ㄅㄟˋ
〔《广韵》补妹切,去队,帮。〕
〔《广韵》蒲昧切,去队,并。〕
“北”的今字。“偝”的今字。
1.嵴背。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其生色也,睟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。”
汉王充《论衡·状留》:“且夫含血气物之生也,行则背在上而腹在下。”
唐李咸用《富贵曲》:“珍珠索得龙宫贫,膏腴刮下苍生背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背上驮了一个搭膊。”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一:“祁老人的背虽然有点弯,可是全家还属他的身量最高。”
2.后面或反面。
《诗·大雅·荡》:“不明尔德,时无背无侧。”
孔颖达疏:“背后无良臣,傍侧无贤人也。”
《晋书·慕容超载记》:“另敕段晖率兖州军缘山东下,腹背击之。”
宋姚宽《西溪丛语》卷上:“李晦之一镜,背有八柱十二兽,面微凸,蔕有铭。”
沙汀《丁跛公》:“他是乡约的内弟,细眉细眼,鼻梁瘦来和刀背一样。”如:书背(书嵴)。
3.北面。
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谖草,言树之背。”
郑玄笺:“背,北堂也。”
唐杜甫《秋日闲居》诗之一:“背堂资僻远,在野兴清深。”
4.物的上面。
《尔雅·释丘》:“丘背有丘为负丘。”
邢昺疏:“中央隆峻若丘背之上更有一丘而负戴之者。”
明魏学洢《核舟记》:“其船背稍夷,则题名其上。”
5.钱币反面的专称。
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三年》:“隋主患之,更铸五铢钱,背、面、肉、好皆有周郭。”
胡三省注:“钱之文为面,其漫为背。”
6.古天文学称太阳周围云气的一种,或谓即日晕的外围。
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晕、适、背、穴。”
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凡气……在旁如半环,向日为抱,向外为背。”参见“背谲”、“背气”。
7.背部对着或后面靠着。
《周礼·秋官·司仪》:“不正其主面,亦不背客。”
《国语·吴语》:“王背屏而立,夫人向屏。”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汾水》:“水南有长阜,背汾带河。”
唐温庭筠《菩萨蛮》词:“相忆梦难成,背窗灯半明。”
宋王安石《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》诗:“背城野色云边尽,隔屋春声树外深。”
杨朔《黄海日出处》:“就在这样的险地方,背山临海,藏着个小小的渔村。”
巴金《春》二:“淑英背了灯光坐着,琴看不清楚她的脸。”
8.朝着相反方向。
唐李益《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》诗:“还似汀洲雁,相逢又背飞。”
宋王安石《别孙莘老》诗:“茫然乃分散,独背东南驰。”参见“背道而驰”。
9.转。
碧野《在葱岭下》:“姑娘不好意思背过脸去,用手抚弄着她的乌黑的长辫梢。”
张弦《银杏树》:“莲莲放下木盆,背过身,去铺床。”
10.犹隐瞒。
元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二摺:“王生也,我背着母亲,一径的赶将你来,咱同上京去罢。”
《醒世恒言·薛录事鱼服证仙》:“因此悄地里背了夫人,瞒了同僚,竟提一条竹杖,私离衙斋,也不要一人随从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六回:“虽然家常便饭,也没有背客自吃之理啊!”曹禺《雷雨》第四幕:“我还用不着你父亲背着我,把我当疯子,要你送我上楼。”
11.谓背地裡,不当面。
清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卷二:“余母恒背称君奇秀。”
巴金《家》十四:“我常常背着人哭,自然在人前我不会哭的。”
12.违背;违反。
《书·太甲中》:“既往背师保之训。”
《史记·项羽本记》:“请往谓项伯,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。”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:“必不背圣人之正典,习蛮夷之秽行。”
唐韩愈《赠太傅董公行状》:“彼为臣而背其君,苟得志,于公何有?”
《明史·胡大海传》:“言出而背之,不信;既纵而击之,不武。”
杨朔《春子姑娘》:“共产党救了自己,怎么能背人家呢?”
13.弃去;离开。
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明月而宵行,俯见其影,以为伏鬼也,卬视其髮,以为立魅也。背而走。”
杨倞注:“背,弃去也。”
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客见文一日废,皆背文而去,莫顾文者。”
唐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自初及终,未始背汝,心无异谋,口绝行语。”
宋王安石《春日》诗之一:“莺犹求旧友,燕不背贫家。”
管桦《在妇产院里》:“古语说,人生有两不背:一不背父母,二不背医生嘛!”
14.死亡的婉辞。
《文选·李密〈陈情事表〉》:“生孩六月,慈父见背。”
张铣注:“背,死也。”
宋叶适《祭赵知宗文》:“遽闻殒背,徒切摧伤。”
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先父母早背,域兆未修。”
清孙枝蔚《忆昔篇寄示燕穀仪三子》诗:“八岁背吾母,出入哭声哑。”
15.谓灯尽或烛尽。
唐王涣《惆怅诗》:“梦里分明入汉宫,觉来灯背锦屏空。”
后蜀顾敻《献衷心》词:“银釭背,铜漏永,阻佳期。”
后蜀鹿虔扆《思越人》词:“翠屏欹,银烛背,漏残清夜迢迢。”
16.经过。
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于是背秋涉冬,使琴挚斫斩以为琴。”
晋潘岳《闲居赋》:“若乃背冬涉春,阴谢阳施。”
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寒暑烦劳,背春涉冬。”
王利器集解:“背春涉冬,犹今言过了春天到了冬天也。”
清冯桂芬《潘顺之〈岱顶看云图〉序》:“既而背秋涉冬,简书蒇役。”
17.背诵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粲与人共行,读道边碑,人问曰‘卿能闇诵乎?’曰:‘能。’因使背而诵之,不失一字。”
《明实录·太祖实录》:“诸生每三日一背书。”
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广赓虞之死》:“少聪敏,熟于桉牍,每对客背卷宗如瓶泻水,不馀一字。”
鲁迅《朝花夕拾·五猖会》:“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,便即站了起来,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,一气背将下去,梦似的就背完了。”
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他背台词似的流畅地说着。”
18.装裱。
宋周密《齐东野语·绍兴御府书画式》:“﹝古画﹞花木穠艳,每不许裁剪过多,既失古意,又恐将来不可再背。”
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三:“其子熹,十九年间无一日不锻酒器,无一日不背书画碑刻之类。”
清俞樾《茶香室三钞·王仲至家镇库书》:“又别写一本,尤精好,以绢素背之,号镇库书。”
19.昏厥。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六回:“却说那安公子此时已是魂飞魄散,背了过去,昏不知人,只剩得悠悠的一丝气儿,在喉间流连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六回:“心一模煳,气血都滞住了,可就背过去了。”
20.反持两手。
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但凡新入流配的人,须先打一百杀威棒。左右,与我捉去背起来!”
21.装上鞍鞯。
《西游记》第二十回:“次日天晓,行者去背马,八戒去整担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便忙忙的收拾行李,背上牲口,带了两个骡夫竟自去了。”
22.听觉不灵。
元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一摺:“妹子你莫耳朵背错听了。”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四:“老太太耳朵有点背。”
《花城》1981年第5期:“我的耳朵没有背,听觉很正常。”
23.倒霉,背晦。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二八:“这两把都没和,他失去了自信,他越打越慌,越背。”
24.偏僻。
元宫天挺《范张鸡黍》第一摺:“既然贤弟要去,其路也不背,同往赴会去便了。”
25.量词。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二部第二章:“他还要顺路揪一背茅柴回来。”
II
bēi
ㄅㄟ
亦作“揹”。
1.用嵴背驮。
唐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恒从小奚奴,骑距驴,背一古破锦囊,遇有所得,即书投囊中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八回:“菩萨遂将锦襴袈裟,作一个包裹,令他背了。”
《何典》第一回:“艄公道:‘相公既然要紧,待我们伙计上去背起水縴来,就快了。’”徐怀中《西线轶事》六:“同志们要背他下去,他说什么也不干。”
2.负担。
《红楼梦》第六八回:“给你兄弟娶亲,我不恼,为什么使他违旨背亲,把溷帐名儿给我背着?”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为了忘却的记念》:“无论从旧道德,从新道德,只要是损己利人的,他就挑选上,自己背起来。”
阅读:288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